【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粉料上料,特别是涉及一种真空上料装置及制浆系统。
技术介绍
1、真空上料装置由于能够取代人工转运和倒料,且可以有效防止粉尘飞扬,而被广泛地应用在各领域的粉料上料的生产场景中。
2、真空上料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基于利用抽气泵产生的负压,使得粉料从进料口被吸入真空上料装置的料腔内,然后通过气粉分离件将粉料和气流分离。分离后的粉料因重力作用自动落下,并被收集在料腔中。上料结束后,通过压缩空气的反吹作用,清理气粉分离件,去除附着在气粉分离件上的粉料。
3、在相关技术中,真空上料装置体积较大,导致其占用的空间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减小体积的真空上料装置。
2、一种真空上料装置,所述真空上料装置包括:
3、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机体,所述机体内具有料腔、抽气腔及补气腔,所述抽气腔及所述补气腔均位于所述料腔的上方,并均与所述料腔连通,且所述抽气腔及所述补气腔两者水平布设,所述机体上开设有与所述料腔连通的进料
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真空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上料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0)包括壳体(24)、第一分隔板(17)及第二分隔板(18),所述第一分隔板(17)位于所述壳体(24)内,并将所述壳体(24)的内部空间分隔形成所述料腔(13)及位于所述料腔(13)上方的过气腔(14),所述第二分隔板(18)位于所述过气腔(14)内,且所述第二分隔板(18)与所述第一分隔板(17)相交设置,并将所述过气腔(14)分隔形成所述抽气腔(11)及所述补气腔(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上料装置,其特征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上料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0)包括壳体(24)、第一分隔板(17)及第二分隔板(18),所述第一分隔板(17)位于所述壳体(24)内,并将所述壳体(24)的内部空间分隔形成所述料腔(13)及位于所述料腔(13)上方的过气腔(14),所述第二分隔板(18)位于所述过气腔(14)内,且所述第二分隔板(18)与所述第一分隔板(17)相交设置,并将所述过气腔(14)分隔形成所述抽气腔(11)及所述补气腔(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隔板(18)在所述过气腔(14)内偏心设置,以分隔形成在水平方向并排设置的所述抽气腔(11)及所述补气腔(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隔板(18)为环状结构,所述第二分隔板(18)将所述过气腔(14)分隔形成所述抽气腔(11)及所述补气腔(12),且所述抽气腔(11)及所述补气腔(12)中的一者围绕所述抽气腔(11)及所述补气腔(12)中的另一者的外周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隔板(18)为多个,所有所述第二分隔板(18)在所述过气腔(14)内间隔设置,且每一所述第二分隔板(18)将所述过气腔(14)分隔出一所述抽气腔(11)及所述补气腔(12)中的一者,所述过气腔(14)除所有所述抽气腔(11)及所述补气腔(12)中的一者之外的空间连通并形成所述抽气腔(11)及所述补气腔(12)中的另一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腔(11)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补气腔(12)的横截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0)上开设有与所述料腔(13)连通的抽气口(21),所述真空上料装置还包括抽气管道组件(50),所述抽气管道组件(50)连接所述抽气口(21),并用于输出进入所述抽气腔(11)内的空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真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