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平衡风扇及平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60700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4 12:5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自平衡风扇及平衡方法,风扇包括风扇壳体、转子装置、定子装置、扇叶装置,以及扇叶平衡装置;扇叶平衡装置包括铁粉存放机构、铁粉、电磁铁机构,以及应变片传感器;平衡方法,当扇叶装置的一侧振动频率大于最大预设振动频率时,相应位置的应变片传感器会检测到异常振动并触发对应的电磁铁机构启动,电磁铁机构通过电磁力吸引铁粉靠向振动区域,使该振动区域的重量增加以动态平衡旋转过程中的不平衡状态,减少振动;本申请通过实时监测和调整铁粉分布,有效平衡扇叶装置旋转时的离心不平衡,降低因振动引起的噪音与磨损,从而提高风扇的运行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风扇,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平衡风扇及平衡方法


技术介绍

1、在现代工业和农业应用中,散热风扇被广泛应用于需要通风散热的环境和设备中,如机器设备、温室种植、高低压电柜和储能柜电池模块;然而,随着风扇的长时间使用,扇叶会出现不平衡问题,这种不平衡通常由制造误差、材料疲劳或外部损伤引起,导致扇叶在旋转时产生不均匀的离心力并引发振动;这些振动不仅会产生噪音,影响周围环境的舒适度,还会增加扇叶的磨损,从而缩短风扇的使用寿命,并降低风扇在通风和散热方面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散热风扇因不平衡旋转,导致扇叶振动,进而产生噪音和磨损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自平衡风扇及平衡方法。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自平衡风扇及平衡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自平衡风扇,包括风扇壳体、插设于所述风扇壳体内并与所述风扇壳体转动连接的转子装置、与所述风扇壳体固定连接并套设于所述转子装置外侧的定子装置、与所述转子装置连接并活动插设于所述风扇壳体内的扇叶装置,以及与所述扇叶装置连接的扇叶平衡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平衡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扇壳体(1)、插设于所述风扇壳体(1)内并与所述风扇壳体(1)转动连接的转子装置(2)、与所述风扇壳体(1)固定连接并套设于所述转子装置(2)外侧的定子装置(3)、与所述转子装置(2)连接并活动插设于所述风扇壳体(1)内的扇叶装置(4),以及与所述扇叶装置(4)连接的扇叶平衡装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平衡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装置(4)包括与所述转子装置(2)连接的扇叶底座(41)、与所述扇叶底座(41)侧沿连接并套设于所述定子装置(3)周侧的扇叶侧壁(42),以及与所述扇叶侧壁(42)连接并沿所述扇叶侧壁(42)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平衡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扇壳体(1)、插设于所述风扇壳体(1)内并与所述风扇壳体(1)转动连接的转子装置(2)、与所述风扇壳体(1)固定连接并套设于所述转子装置(2)外侧的定子装置(3)、与所述转子装置(2)连接并活动插设于所述风扇壳体(1)内的扇叶装置(4),以及与所述扇叶装置(4)连接的扇叶平衡装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平衡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装置(4)包括与所述转子装置(2)连接的扇叶底座(41)、与所述扇叶底座(41)侧沿连接并套设于所述定子装置(3)周侧的扇叶侧壁(42),以及与所述扇叶侧壁(42)连接并沿所述扇叶侧壁(42)周侧呈阵列设置的扇叶本体(4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平衡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铁粉存放机构(51)上设有第一环形隔舱(511)、套设于所述第一环形隔舱(511)周侧的第二环形隔舱(512),以及套设于所述第二环形隔舱(512)周侧的第三环形隔舱(513);所述铁粉(52)分别设于所述第一环形隔舱(511)、所述第二环形隔舱(512),以及所述第三环形隔舱(513)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平衡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机构(53)包括与所述第一环形隔舱(511)对应贴近设置的第一电磁铁(531)、设于所述第一电磁铁(531)一侧并与所述第二环形隔舱(512)对应贴近设置的第二电磁铁(532),以及设于所述第二电磁铁(532)一侧并与所述第三环形隔舱(513)对应贴近设置的第三电磁铁(533)。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尊林赵权唐隆江陈力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冠协风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