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建成专利>正文

集约化秸秆养殖蝗虫生产饲料的方法及其养殖蝗虫成虫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603 阅读:6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约化秸秆养殖蝗虫生产饲料的方法及其装置。它经蝗虫育种、蝗卵采集、蝗卵贮存、孵化蝗蝻、提取蝗蝻、幼蝗饲养、成虫饲养、蝗砂收集、成虫杀灭、成虫加工步骤得到产品;其成虫饲养装置是包括支架、框架构成的移动式封闭结构,框架内有由活动隔架构成多层、多列且各列之间相互交错的载虫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得产品蝗虫干粉、蝗砂是品质优良的饲料,尤其是蝗砂可直接用于牛、羊等草食性牲畜,且便于贮存、运输;秸杆饲料转化率高,且简单、经济、成本低;开发人类新的昆虫食品;解决了农耕区发展种植业与秸杆成灾的矛盾和牧区发展畜牧业与草场土地荒漠化的矛盾。(*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养殖昆虫的技术,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集约化秸秆养殖蝗虫生产饲料的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介绍
据申请人所知,我国当前面临的两大环境问题一是土地荒漠化,草场荒漠化面积最大,问题最严重,而滥牧是其重要原因。据不安全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牧区家畜由2900万头发展到现在的9000万头,草原面积却因开垦和沙漠化减少667万多公顷。牧区牲畜超载一般在50%-120%,有的地区甚至超载300%。牧区的人口自然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与退牧还草,防止草场荒漠化形成尖锐矛盾。二是发展种植业与秸秆成灾的矛盾。我国共有耕地20.3亿亩(不含台湾省),在2001年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情况下,粮食产量仍达4.5亿吨,按最保守的1∶1比例计算,也会产生4.5亿吨秸杆,更不用说其它非粮作物秸秆。由于农村燃料结构的变化,大量的秸秆无法处理已构成严重的环境问题。而现有的技术主要是用微生物发酵法将秸杆转化为植物性饲料,其不足之处是粗蛋白、氨基酸含量低,营养价值不高;含水高、易变质,因而不便包装、运输和贮存。蝗灾是世界性自然灾害,近年我国华北、西北连续发生蝗灾。蝗虫为灾,在于它的食性贪、滥、食量大和发生的高密度性、爆发性。其危害最大的东亚飞蝗,食物包括芦苇、稻、麦、高梁、玉米、甘蔗、竹子、青草、树叶等,几乎见绿即吃,食量异乎寻常。一个飞蝗一生要吃掉80g食物,是自身体重的20倍,在其成虫期内,即可吃掉60g食物。它的群居性特别明显,密度可达4000只/m2,有的地区甚至高达10000只/m2,它的爆发性是由于它的高繁殖率。正是蝗虫这些不同于其它昆虫的特性,对农作物危害特别巨大。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寻求一条从根本上解决上述两大矛盾的途径,提供一种能将农耕区的秸秆转化为牧区牲畜饲料的技术——集约化秸秆养殖蝗虫生产饲料的方法,充分利用蝗虫食性杂、食量大、高密度群居性、高繁殖率等特点,通过养殖蝗虫将秸秆转化为蝗虫和蝗砂(粪),蝗虫是公知的高蛋白动物性饲料,蝗砂是优质的植物性饲料,其营养成分与蚕砂(粪)相似,而蚕砂在被主要用于提取叶绿素之前,广泛用于饲喂牛、羊、猪等牲畜。由于蝗虫食性的贪、滥、大,食物未经充分消化吸收即排除体外,所以一只蝗虫就相当于一个小型饲料厂。蝗虫的群居性非常明显,自然条件下即可达4000-10000只/m2的密度,蝗虫的繁殖率也很高,雌蝗一生产卵三次以上,每次产卵约70枚,正是由于高密度的群居性和和高繁殖率,蝗灾发生往往是爆发性的,也正是蝗虫的这些特点,构成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能够实现的基础。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实现上述集约化秸秆养殖蝗虫的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集约化秸秆养殖蝗虫生产饲料的方法,包括蝗虫育种、蝗卵采集、蝗卵贮存、孵化蝗蝻、提取蝗蝻、幼蝗饲养、成虫饲养、蝗砂收集、成虫杀灭、成虫加工过程,具体按如下顺序的步骤进行(1)蝗虫育种把雌雄蝗虫成虫(1∶1-1.2比例)投放在设有产卵床的交配匾中,在温度为20-40℃(相对湿度为65-85%)条件下饲养,任其交配、产卵;(2)蝗卵采集在上述步骤(1)的环境条件下,让蝗虫卵块在产卵床中静置3-7天,待其熟化后取出卵块,用福尔马林溶液浸泡,再用清水漂洗滤水晾干;(3)蝗卵贮存将清洗晾干的卵块(置于相对湿度为65-85%条件下降温,降温速率为1℃/日)降温到5℃,再置于7℃≤条件下贮存;(4)孵化蝗蝻将蝗卵置于孵化装置中,控制温度第一天12-16℃,第二至第五天20-22℃,第六天及以后25-30℃(相对湿度为60-85%,且各温度期间的干湿度差为2度之内),孵出蝗蝻;(5)提取幼蝗在蝗蝻孵出前,在卵块上放置纱网,纱网上投放青叶饲料,待孵出的蝗蝻上网较多时,取出纱网置于蝗蝻饲养装置中,另放一纱网在卵块上,如此反复多次,至全部孵化;(6)幼蝗饲养把从孵化装置中取出的蝗蝻置于温度为22-32℃(相对湿度为60-85%)条件下,每日投喂鲜饲料,直至二龄蝗虫;(7)成虫饲养把二龄蝗虫投放在养殖蝗虫成虫装置中,温度为25-35℃,投喂足量絮状鲜秸杆饲料,使其迅速生长;(8)蝗砂收集取出养殖蝗虫成虫装置中的蝗砂,经杀菌、烘干加工得产品植物性饲料。(9)成虫杀灭当蝗虫采食量明显下降,生长速度减慢时,即采用无毒方式杀灭;(10)成虫加工将杀灭的成虫选质优的做人类食品,其余用常规方法杀菌、烘干、粉碎得产品蝗虫粉,即为动物蛋白质饲料;所述蝗虫是动物分类学说的昆虫纲有翅亚纲直翅目的所有植食性蝗虫。所述产卵床由细砂组成,产卵床厚度是4-6cm。所述熟化后取出卵块,用浓度2-4%、温度15-25℃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泡30-50分钟,再用清水漂洗30-50分钟,反复两次。所述无毒方式杀灭是高压电流杀灭或浓度酒精喷雾杀灭。一种集约化秸秆养殖蝗虫成虫的装置,包括支架、框架构成的移动式封闭结构,移动支架上的框架内设有由活动隔架构成的多层、多列载虫层,且各列之间相互交错;在框架上面设有具饲料投放口的顶板,在框架四个立面及底面设有防逃网;在框架下设有蝗砂收集器;在框架复盖塑料膜,该塑料膜上复盖蓬布。所述防逃网是金属材料网。所述隔架由筛网状材料构成。所述载虫层层高为4-7cm。所述蝗砂收集器的底面与水平面倾斜,蝗砂收集器的侧面设有蝗砂收集口。本专利技术是在人为设置的环境里,主要用秸秆饲喂蝗虫,由于蝗虫是渐变态昆虫,孵化后从蝻虫、若虫到成虫,各生长期形态相似,生活方式相同,饲料不须多大变化,均可饲喂秸秆。排出的蝗砂(粪)是优质、天然的植物性饲料,经杀菌、干燥即可包装,发运到北方牧区,用作牲畜饲料。同时,杀灭成虫不仅可得动物性蛋白饲料,亦可择优质成虫加工人类食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所得产品蝗虫干粉、蝗砂是品质优良的饲料,尤其是蝗砂可直接用于牛、羊等草食性牲畜,且便于贮存、运输。二.秸杆、饲料转化率高,且简单、经济、成本低。三.开发人类新的昆虫食品。四.大规模实施本专利技术,如秸秆利用量达4亿吨时,蝗沙即可完全解决我国牧区9000万头牲畜的饲料问题。因此,可彻底解决农耕区发展种植业与秸秆成灾的矛盾,牧区发展畜牧业与草场土地荒漠化的矛盾。同时,还可带动制造业、运输业、食品业,提供就业机会。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养殖蝗虫生产饲料的步骤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养殖蝗虫成虫装置(成虫饲养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图2的A-A断面示意图;图4是图2顶面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参见图1-图4本专利技术包括蝗虫育种、蝗卵采集、蝗卵贮存、孵化蝗蝻、提取蝗蝻、幼蝗饲养、成虫饲养、蝗砂收集及加工、成虫杀灭、成虫加工。具体操作步骤是蝗虫育种选择发育正常、体形健壮的五龄东东亚飞蝗,雌蝗体长50mm左右、雄蝗体长35mm左右,按雌雄比1∶1.1-1.2的比例投放在交配匾中饲养,任其羽化、交配、产卵。交配匾下部铺设5cm厚的细沙作产卵床供雌蝗产卵。保持空气流通,无异味、无阳光直射和安静,保持温度25℃左右,相对湿度为75%左右,投放鲜绿洁净饲料。蝗交配时避免惊扰,并将已交配的雄蝗和已产卵的雌蝗及时剔入另一匾。每对蝗虫一般可产卵三次以上,雌蝗每次产卵约70枚左右。蝗卵产入沙中后切忌立即翻动;同时避免30℃以上高温,在原环境条件下静置5-7天,使其熟化。待种蝗全部提走后,再轻轻剔出卵块。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约化秸杆养殖蝗虫生产饲料的方法,包括蝗虫育种、蝗卵采集、蝗卵贮存、孵化蝗蝻、提取蝗蝻、幼蝗饲养、成虫饲养、蝗砂收集、成虫杀灭、成虫加工过程,具体按如下顺序的步骤进行:(1)蝗虫育种:把雌雄蝗虫成虫投放在设有产卵床的交配匾中,在温度 为20-40℃条件下饲养,任其交配、产卵;(2)蝗卵采集:在上述步骤(1)的环境条件下,让蝗虫卵块在产卵床中静置3-7天,待其熟化后取出卵块,用福尔马林溶液浸泡,再用清水漂洗,滤水晾干;(3)蝗卵贮存:将清洗晾干的卵块降温到5℃,再 置于7℃≤条件下贮存;(4)孵化蝗蝻:将蝗卵置于孵化装置中,控制温度第一天12-16℃、第二至第五天20-22℃、第六天及以后25-30℃,孵出蝗蝻;(5)提取幼蝗:在蝗蝻孵出前,在卵块上放置纱网,纱网上投放青叶饲料,待孵出的蝗蝻上 网较多时,取出纱网置于蝗蝻饲养装置中,另放一纱网在卵块上,如此反复多次,至全部孵化;(6)幼蝗饲养:把从孵化装置中取出的蝗蝻置于温度为22-32℃,每日投喂鲜饲料,直至二龄蝗虫;(7)成虫饲养:把二龄蝗虫投放在养殖蝗虫成虫装置中,温 度为25-35℃,投喂足量絮状鲜秸杆饲料,使其迅速生长;(8)蝗砂收集:取出养殖蝗虫成虫装置中的蝗砂,经杀菌、烘干加工得产品植物性饲料。(9)成虫杀灭:当蝗虫采食量明显下降,生长速度减慢时,即采用无毒方式杀灭;(10)成虫加工: 将杀灭的成虫选质优的做人类食品,其余用常规方法杀菌、烘干、粉碎得产品蝗虫粉,即为动物蛋白质饲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约化秸秆养殖蝗虫生产饲料的方法,包括蝗虫育种、蝗卵采集、蝗卵贮存、孵化蝗蝻、提取蝗蝻、幼蝗饲养、成虫饲养、蝗砂收集、成虫杀灭、成虫加工过程,具体按如下顺序的步骤进行(1)蝗虫育种把雌雄蝗虫成虫投放在设有产卵床的交配匾中,在温度为20-40℃条件下饲养,任其交配、产卵;(2)蝗卵采集在上述步骤(1)的环境条件下,让蝗虫卵块在产卵床中静置3-7天,待其熟化后取出卵块,用福尔马林溶液浸泡,再用清水漂洗,滤水晾干;(3)蝗卵贮存将清洗晾干的卵块降温到5℃,再置于7℃≤条件下贮存;(4)孵化蝗蝻将蝗卵置于孵化装置中,控制温度第一天12-16℃、第二至第五天20-22℃、第六天及以后25-30℃,孵出蝗蝻;(5)提取幼蝗在蝗蝻孵出前,在卵块上放置纱网,纱网上投放青叶饲料,待孵出的蝗蝻上网较多时,取出纱网置于蝗蝻饲养装置中,另放一纱网在卵块上,如此反复多次,至全部孵化;(6)幼蝗饲养把从孵化装置中取出的蝗蝻置于温度为22-32℃,每日投喂鲜饲料,直至二龄蝗虫;(7)成虫饲养把二龄蝗虫投放在养殖蝗虫成虫装置中,温度为25-35℃,投喂足量絮状鲜秸杆饲料,使其迅速生长;(8)蝗砂收集取出养殖蝗虫成虫装置中的蝗砂,经杀菌、烘干加工得产品植物性饲料。(9)成虫杀灭当蝗虫采食量明显下降,生长速度减慢时,即采用无毒方式杀灭;(10)成虫加工将杀灭的成虫选质优的做人类食品,其余用常规方法杀菌、烘干、粉碎得产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建成
申请(专利权)人:彭建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