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58962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4 1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组,包括:壳体及电芯组件,壳体包括下盖,下盖具有柔性中框及柔性端板,柔性中框上形成有限位腔,且柔性端板位于限位腔内;电芯组件容置于限位腔内,电芯组件包括若干个依次堆叠的单体电芯,且电芯组件具有与单体电芯堆叠方向相垂直的端面,柔性端板与电芯组件的端面相抵持。如此,便能够实现对单体电芯在堆叠方向上的柔性束缚,确保单体电芯在充放电过程中,单体电芯的大面能够维持较好的平整度,避免单体电芯之间发生滑移问题;此外,还能够极大降低壳体的重量,进而实现电池组的轻量化设计,提高电池组的成组率及电池组的高比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组


技术介绍

1、近年来,在航空航天领域,二次电池能量密度的越级式突破成为电池行业关注的焦点。以锂金属电池为例,当前锂金属电池的能量密度可以达到传统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两倍左右,因此,锂金属电池逐渐成为航空航天领域的新宠儿。但是,现有的锂金属电池成组仍存在诸多难点,例如,单体电芯在充放电过程中,存在“深呼吸”效应,导致锂金属电池的厚度变化率较高,不利于充放电循环,同时“深呼吸”效应还会导致单体电芯的膨胀厚度不均匀,进而造成单体电芯之间存在相对滑移现象,导致锂金属电池变形。故而通常需要在单体电芯的堆叠方向上施加束缚力,常规的方式是刚性束缚,例如,采用钢带、侧板等刚性结构件对电池进行束缚,但是这种方式就会导致电池组的整体重量较大,难以实现轻量化设计,进而导致整个电池组的成组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电池组,从而不仅能够对单体电芯在厚度方向施加柔性束缚,还能够实现电池组的轻量化设计,提高电池的成组率。

2、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中框包括第一纤维布层及树脂基体,所述第一纤维布层通过所述树脂基体固化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纤维布层为单向纤维布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端板包括第二纤维布层及复合材料夹芯板,所述第二纤维布层设置于所述复合材料夹芯板的外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纤维布层为单向纤维布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夹芯板包括蒙皮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中框包括第一纤维布层及树脂基体,所述第一纤维布层通过所述树脂基体固化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纤维布层为单向纤维布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端板包括第二纤维布层及复合材料夹芯板,所述第二纤维布层设置于所述复合材料夹芯板的外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纤维布层为单向纤维布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夹芯板包括蒙皮层及芯材层,所述蒙皮层设置于所述芯材层的外表面上,且所述蒙皮层为纤维布复合树脂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布复合树脂层为碳纤维布复合树脂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材层为蜂窝结构板。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端板的边缘设置有树脂封边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扣合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朝向所述柔性中框侧壁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胶水填充槽及第二胶水填充槽,所述第一胶水填充槽及所述第二胶水填充槽上分别设置有不同性质的胶粘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水填充槽及所述第二胶水填充槽之间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恒鑫李至淼洪国强黄国坚齐东荣窦鹏刘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亿纬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