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倾倒的脚手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58471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4 12:4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倾倒的脚手架,具体为一种可伸缩的斜支架结构;有益效果为:包括前部框架、支脚、定位杆、攀爬架、连接杆、后部框架、站立板、卡槽、插接柱、防倾倒伸缩组件和固定装置,通过设置由第一滑动套、转轴、第二滑动套、对接凹槽、对接凸块、连接凸块、圆块、螺纹柱、销柱、对接圆孔、对接螺纹孔的固定装置和由套筒、圆台、凸块、柱体、连接螺纹、定位孔、腔体、螺纹槽、支撑杆,防滑垫组成的防倾倒伸缩组件与其固定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先将对接凸块与对接凹槽销接,再将销柱插入对接螺纹孔完成固定,把支撑杆与套筒内的腔体销接,可以达到调控支架位置和长度适应环境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倾倒的脚手架领域,具体为一种防倾倒的脚手架。


技术介绍

1、脚手架是建筑工程施工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设施,主要作用有以下两点:可以使建筑工人在高空不同的建筑部位进行操作,保证建筑工人在进行高空操作过程中的安全,在建筑施工时,通常通过搭设多个脚手架来搭建成临时的操作平台,供施工人员攀爬上去进行建筑施工,在进行作业时难免会走动,从而导致脚手架的晃动以至于发生倾倒等危险。

2、现有的情况下为了解决晃动的情况通常会在脚手架底部设置支架来保证稳固,但是建筑施工的地方可能会有凹凸不平地面或者有一些障碍物的情况,脚手架支架难以找到合适的布置地点,导致支架提供的稳定性受到影响,脚手架使用还是会有不稳定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倾倒的脚手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倾倒的脚手架,包括前部框架、支脚、定位杆、攀爬架、连接杆、后部框架、站立板、卡槽、插接柱、防倾倒伸缩组件和固定装置;所述前部框架的后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倾倒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部框架(1)、支脚(2)、定位杆(3)、攀爬架(4)、连接杆(5)、后部框架(6)、站立板(7)、卡槽(8)、插接柱(9)、防倾倒伸缩组件和固定装置;所述前部框架(1)的后侧设置后部框架(6),且前部框架(1)和后部框架(6)的左右两端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攀爬架(4),所述前部框架(1)和后部框架(6)下端均设置支脚(2),所述前部框架(1)与后部框架(6)中间设置定位杆(3)与连接杆(5)交叉固定,所述前部框架(1)和后部框架(6)的上端外壁之间卡接有站立板(7),且站立板(7)通过卡槽(8)固定在前部框架(1)的上部,所述前部框架(1)的上端圆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倾倒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部框架(1)、支脚(2)、定位杆(3)、攀爬架(4)、连接杆(5)、后部框架(6)、站立板(7)、卡槽(8)、插接柱(9)、防倾倒伸缩组件和固定装置;所述前部框架(1)的后侧设置后部框架(6),且前部框架(1)和后部框架(6)的左右两端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攀爬架(4),所述前部框架(1)和后部框架(6)下端均设置支脚(2),所述前部框架(1)与后部框架(6)中间设置定位杆(3)与连接杆(5)交叉固定,所述前部框架(1)和后部框架(6)的上端外壁之间卡接有站立板(7),且站立板(7)通过卡槽(8)固定在前部框架(1)的上部,所述前部框架(1)的上端圆形外壁且分别靠近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向下插接的插接柱(9),所述前部框架(1)与后部框架(6)的下部均设置防倾倒伸缩组件与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滑动套(1001)、转轴(1002)、第二滑动套(1003)、对接凹槽(1004)、对接凸块(1005)、连接凸块(1006)、圆块(1007)、螺纹柱(1008)、销柱(1009)、对接圆孔(1010)、对接螺纹孔(1011);所述第一滑动套(1001)远离对接凸块(1005)一端设置转轴(1002),且第二滑动套(1003)通过转轴(1002)与第一滑动套(1001)铰接,所述第二滑动套(1003)远离转轴(1002)一端设置对接凹槽(1004),所述第一滑动套(1001)另一端设置对接凸块(1005),所述第一滑动套(1001)外侧设置两个连接凸块(1006),所述圆块(1007)下部设置螺纹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贻清王志龙叶舟毛厚壮宋斌蹇心隆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