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器件及其形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58413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4 12:45
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形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形成基底;采用第一刻蚀深度,对所述基底进行通孔刻蚀,以得到盲孔;采用第二刻蚀深度,对所述基底进行凹坑刻蚀,同时对所述盲孔进行补刻蚀,以得到凹坑和通孔,其中,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凹坑内;在所述基底上形成隔离材料叠层,所述隔离材料叠层覆盖所述基底的表面、所述凹坑的底部表面和侧壁表面,以及所述通孔的侧壁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工艺限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制造,尤其涉及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形成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制作半导体器件时,往往需要在基底表面形成凹坑,然后将电路等结构制作在凹坑中,以实现形成电路结构后的顶部表面与凹坑以外的区域齐平。

2、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在形成凹坑之后,还需要形成所述凹坑与金属互连结构之间的通孔以形成电导通结构,由于先形成凹坑后形成通孔,会导致所述通孔的刻蚀工艺中光刻胶涂胶不均匀,产生风旋效应,对连续化生产造成影响。

3、此外,在通孔刻蚀前还需要形成额外的保护层对凹坑底部表面进行保护,并以该保护层为掩膜进行通孔刻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形成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工艺限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其包括:形成基底;采用第一刻蚀深度,对所述基底进行通孔刻蚀,以得到盲孔;采用第二刻蚀深度,对所述基底进行凹坑刻蚀,同时对所述盲孔进行补刻蚀,以得到凹坑和通孔,其中,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材料叠层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的堆叠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第二刻蚀深度,对所述基底进行凹坑刻蚀,同时对所述盲孔进行补刻蚀,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体刻蚀工艺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刻蚀深度选自:0.7um-0.9u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材料叠层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的堆叠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第二刻蚀深度,对所述基底进行凹坑刻蚀,同时对所述盲孔进行补刻蚀,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体刻蚀工艺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刻蚀深度选自:0.7um-0.9u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刻蚀深度选自:0.8um-0.9u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上具有逻辑电路区域和像素区域,所述凹坑形成于所述逻辑电路区域的所述基底背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成基底,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在所述半导体衬底的正面的投影位于所述正面隔离结构上,所述通孔暴露出所述正面隔离结构的背面。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形成所述基底之后,以及在所述采用第一刻蚀深度,对所述基底进行通孔刻蚀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像素区域的所述基底内,自所述基底的背面,形成网格状的背面隔离沟槽,所述背面隔离沟槽用于隔离相邻的所述光电二极管;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材料叠层包含依次形成的线性氧化层、氧化铝层、氧化钽层的堆叠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材料叠层还包括氧化硅层与氮化硅层的堆叠层;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垫结构为多层结构;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晓常富强
申请(专利权)人:华虹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