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外加剂,具体涉及一种电容器混凝土用外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混凝土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储能技术,通过在传统混凝土材料中引入高导电性炭黑等物质,形成内部互通的导电网络结构,实现建筑结构与能量存储的一体化。混凝土电容器利用混凝土的广泛适用性和耐久性,提供了一种环境适应性强且循环寿命长的储能解决方案,其储能容量可通过调整电极体积线性扩展,适用于智能建筑、基础设施以及可再生能源存储等多个领域,具有显著的成本效益和应用潜力。然而,具有良好导电性的炭黑等多孔导电介质易聚集、不易分散,同时大量引入微米或纳米级尺寸的炭黑等细集料,进一步增加了电容器混凝土的需水量,直接影响电容器混凝土导电性能和力学性能,如何在不降低混凝土耐久性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电容器混凝土导电效率,成为限制混凝土电容器应用的一个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容器混凝土用外加剂及其制备方法,采用该外加剂制备的电容器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力学性能。
2、为解决其技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容器混凝土用外加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导电型聚羧酸减水剂20~30份、复合型消泡剂1~2份及水30~8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混凝土用外加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导电型聚羧酸减水剂20~25份、复合型消泡剂1份及水70~80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容器混凝土用外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羟基聚苯胺分子量为500~1500;所述甲基烯丙醇聚氧乙烯醚的分子量为400~1200。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容器混凝土用外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饱和羧酸单体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及衣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容器混凝土用外加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导电型聚羧酸减水剂20~30份、复合型消泡剂1~2份及水30~8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混凝土用外加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导电型聚羧酸减水剂20~25份、复合型消泡剂1份及水70~80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容器混凝土用外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羟基聚苯胺分子量为500~1500;所述甲基烯丙醇聚氧乙烯醚的分子量为400~1200。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容器混凝土用外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饱和羧酸单体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及衣康酸中的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容器混凝土用外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转移剂为次磷酸钠、巯基乙醇、巯基乙酸或巯基丙酸。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容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耀,陈景,严圣东,王军,王少峰,汪金文,刘文康,杨季雨,尹毅,单海林,商嘉麒,牛德民,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西部建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