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航天器振动控制,尤其涉及一种分布式角振动主动控制系统与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年来,空间遥感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空间探测精度不断提高,同时也对空间光学遥感器的分辨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载荷口径的增大使大挠性结构成为现代空间光学遥感器发展的主要方向。由于航天器与观测对象的相对运动,轨道产生的不均匀引力、太阳的辐射压力等造成的航天器轨道摄动,航天器姿轨变化以及航天器的微振动,会在成像探测器曝光时间内使观测目标与探测器相对运动,带来的成像模糊即为像移。经过指向跟踪系统对航天器与观测对象相对运动的补偿后,像移产生的主要因素是航天器姿态变化、振动、冲击等,这其中光学系统主轴角振动的影响尤为明显。
2、由于空间天文望远镜的焦距比较大,存在“光杠杆效应”,光学系统极其微小的角振动就会导致大幅度的成像模糊或扭曲,低轨道上“光杠杆”晃动1″就会引起观测目标2.4m偏差,高轨道情况则更加严重。由于这种像移没有规律,大小会随机变化,无法通过飞行数据计算得到,会极大地影响成像质量,使图像分辨率明显下降,这对于高分辨率卫星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布式角振动主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模块、控制模块和输出模块;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角振动主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子系统采集模块;其中,
3.一种分布式角振动主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布式角振动主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模态信息包括固有频率矩阵、模态输入矩阵和模态输出矩阵。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布式角振动主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结构动力学模型通过如下公式得到: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布式角振动主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x
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布式角振动主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模块、控制模块和输出模块;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角振动主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子系统采集模块;其中,
3.一种分布式角振动主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布式角振动主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模态信息包括固有频率矩阵、模态输入矩阵和模态输出矩阵。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布式角振动主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结构动力学模型通过如下公式得到: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布式角振动主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x为: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布式角振动主动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卓,王光远,吴永胜,余快,张祥瑞,葛萌,王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