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碳纤维板疵点检测,特别是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用碳纤维板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1、碳纤维板,以其高强度、低密度和卓越的耐腐蚀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体育器材等多个领域,然而,碳纤维板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裂纹、气泡、纤维错位等缺陷,这些缺陷严重影响其使用性能。
2、现有的一些检测装置是直接将碳纤维板放在装置上,然后沉浸在检测液里面,通过上方的相机头来回扫描进行检测,但是在检测的时候,碳纤维板沉浸在检测液中时,液体的表面张力、波动以及可能存在的气泡等因素都可能影响相机头的拍摄效果,例如,液体的折射可能会导致图像出现变形、模糊等现象,使得缺陷在图像中的呈现不清晰,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授权公告号为cn21333747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碳纤维板自动化检测装置,该装置通过采用自动化设置,主动位移碳纤维板,并自动喷洒检测液,在检测完成后,由干燥风机进行干燥,节省人力,提高了检测效率。
4、但是该专利仍存在一些问题:虽然该装置可以自动喷洒检测液,但是检测液在空中喷洒下落到碳纤维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用碳纤维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机器视觉用碳纤维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接头(203)内壁设置有第一挡环(2031),所述插入接头(203)内壁还设置有抵接杆(2032)且所述抵接杆(2032)外壁设置有第一弹性件(2033),所述第一弹性件(2033)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挡环(2031)外壁且另一端推动抵接杆(2032)使其外壁贴合插入接头(203)内壁,对插入接头(203)进行密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机器视觉用碳纤维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204)设置于所述双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用碳纤维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机器视觉用碳纤维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接头(203)内壁设置有第一挡环(2031),所述插入接头(203)内壁还设置有抵接杆(2032)且所述抵接杆(2032)外壁设置有第一弹性件(2033),所述第一弹性件(2033)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挡环(2031)外壁且另一端推动抵接杆(2032)使其外壁贴合插入接头(203)内壁,对插入接头(203)进行密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机器视觉用碳纤维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204)设置于所述双面辊(201)外壁,与所述伺服电机(202)一同带动双面辊(201)于所述操作台(102)端面运动,所述移动块(204)端面开设有滑槽(2041),所述插入接头(203)端部延伸至所述滑槽(2041)内壁并与其滑动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机器视觉用碳纤维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204)内壁设置有推动板(2042)且推动板(2042)端部延伸至所述滑槽(2041)内壁,所述插入接头(203)端部沿所述滑槽(2041)内壁滑动时抵触并挤压推动板(2042),所述推动板(2042)端部活动设置有套筒(2043)且所述套筒(2043)外壁开设有活动槽(2044),所述移动块(204)内壁固定有限位杆(2045)且所述限位杆(2045)端部延伸至所述活动槽(2044)内壁并与其滑动配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机器视觉用碳纤维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板(2042)受挤压时,带动套筒(2043)在所述移动块(204)内壁移动,所述限位杆(2045)端部沿所述活动槽(2044)内壁滑动并带动套筒(2043)转动,所述套筒(2043)端部设置有第二弹性件(2046)且所述第二弹性件(2046)形变。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机器视觉用碳纤维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合部件(205)包括包覆板(2051),所述包覆板(2051)内壁开设有连槽(2052),所述包覆板(2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波,董广绰,罗胜,周鹏,田国昌,王华,王乐,蒋月龙,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固桥智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