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张拉端转换件及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2240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预应力张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预应力张拉端转换件及安装结构,包括转换件本体,转换件本体包括固定连接为T型结构的竖向板和横向板,在竖向板的下部设有横向贯通的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位于横向板的下方;竖向板的上部与横向板的上部之间设有斜向设置的加强板;在横向板的上部还设有竖向贯通的第二安装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1、通过设置转换件本体,可以降低张拉端锚固座上的前顶板高度,从而能够使高强螺杆以及碳纤维板的高度尽可能的贴近梁体底面,并满足桥梁底部限高的要求;2、在张拉的过程中,通过设置转换件本体增大了前顶板的受力面积,有利于在张拉过程中保持轴线稳定;3、具有安装和拆卸方便的特点。便的特点。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应力张拉端转换件及安装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预应力张拉
,具体为一种预应力张拉端转换件及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预应力张拉是一种对梁体施加体外预应力的方式,其原理在于在梁承受荷载前,施加一个与荷载作用相反的预应力,当梁体受荷载作用时,荷载首先要抵消这部分预应力,然后梁才受力,主要用于消除不利弯矩,使得结构处于较好的受压应力状态,增加梁大承载能力,提高梁的跨度。
[0003]在现有技术中,采用预应力张拉碳纤维板加固梁体是一种常见加固技术,其中张拉锚具一般包括固定端和张拉端,在施工过程中,首先对碳纤维板及锚具位置进行精确定位和放线。在桥梁下部两端安装固定端锚固座和张拉端锚固座,碳纤维板的一端连接在固定端锚固座上,在张拉端锚固座上依次安装高强螺杆、螺母、前顶板、千斤顶和后顶板,其中,千斤顶的伸缩端顶住前顶板,后端顶住后顶板,高强螺杆的前端连接碳纤维板的另一端,后端穿过前顶板和后顶板并通过螺帽在后顶板的外端拧紧限位,千斤顶调整至顶紧,并使千斤顶受力方向与碳纤维板中心线重合。做好防护措施,开始预张拉,预张拉卸载后在碳纤维板表面均匀涂抹碳板胶。随后进行逐级正式张拉,张拉完成后旋紧螺母,卸除千斤顶,切除过长螺杆。
[0004]上述的张拉锚具中,千斤顶的伸缩端在推进时需要顶在前顶板中部位置以保证受力稳定,前顶板的高度需要与千斤顶的高度相配合,因此前顶板的高度就会较高,这不利于在张拉时保持张拉端与固定端之间的轴线稳定,高度太高也会对桥梁底部限高造成影响。另外,千斤顶的伸缩端与前顶板的接触面积小也容易发生受力不均,导致轴线发生偏移。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应力张拉端转换件,它具有能够满足桥梁底部限高要求以及有利于在张拉过程中保持轴线稳定的特点。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预应力张拉端转换件,包括转换件本体,转换件本体包括固定连接为T型结构的竖向板和横向板,在竖向板的下部设有横向贯通的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位于横向板的下方;竖向板的上部与横向板的上部之间设有斜向设置的加强板;在横向板的上部还设有竖向贯通的第二安装孔。
[0008]较优的,第一安装孔为沉头孔。
[0009]较优的,在竖向板的前侧面设有限位凹槽。
[0010]较优的,竖向板的底部靠近横向板的一侧设有避让部。
[0011]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和使用原理为:将转换件本体T型结构中的直角部位放置在张拉端锚固座上的前顶板上,然后安装固定。在张拉过程中,千斤顶的伸缩端向前伸展,直接
顶在转换件上,增加了前顶板的受力面积,待张拉完成后,将转换件取下即可,因此可以使前顶板的高度保持较低尺寸。
[0012]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转换件安装结构,包括张拉端锚固座,张拉端锚固座的上部设有前顶板,前顶板的两侧设有横向贯通的张拉孔,还包括上述的转换件本体,在前顶板的前部设有与第一安装孔相对应的第一螺孔,顶部设有与第二安装孔相对应的第二螺孔。
[0013]较优的,竖向板位于横向板地面部分的高度与前顶板的高度相同。
[0014]本方案工作原理和使用原理为:将转换件本体T型结构中的直角部位放置在张拉端锚固座上的前顶板上,并使第一安装孔与第一螺孔对齐,第二安装孔与第二螺孔对齐,然后各自通过螺栓固定安装。
[0015]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1、通过设置转换件本体,可以降低张拉端锚固座上的前顶板高度,从而能够使高强螺杆以及碳纤维板的高度尽可能的贴近梁体底面,并满足桥梁底部限高的要求;2、在张拉的过程中,通过设置转换件本体增大了前顶板的受力面积,有利于在张拉过程中保持轴线稳定;3、具有安装和拆卸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6]附图1为本技术中预应力张拉端转换件的其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2 本技术中预应力张拉端转换件的其二种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3本技术中预应力张拉端转换件的其三种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4本技术中转换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5为图4中转换件本体与前顶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6本技术预应力张拉端转换件及安装结构的使用示意图。
[0022]图中:1、转换件本体;2、竖向板;3、横向板;4、第一安装孔;5、加强板;6、第二安装孔;7、限位凹槽;8、避让部;9、张拉端锚固座;10、前顶板;11、张拉孔;12、第一螺孔;13、第二螺孔;14、固定端锚固座;15、锚具;16、高强螺杆;17、螺母;18、后顶板;19、千斤顶;20、碳纤维板;21、梁体;22、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一种预应力张拉端转换件及安装结构进一步说明。
[0024]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预应力张拉端转换件,包括转换件本体1,转换件本体1包括固定连接为T型结构的竖向板2和横向板3,在竖向板2的下部设有横向贯通的第一安装孔4,第一安装孔4位于横向板3的下方;竖向板2的上部与横向板3的上部之间设有斜向设置的加强板5;在横向板3的上部还设有竖向贯通的第二安装孔6。
[0025]如图4、图5、图6所示,在安装过程中,在梁体21下部两端安装固定端锚固座14和张拉端锚固座9,在张拉端锚固座9上按照安装顺序依次安装高强螺杆16、螺母17、前顶板10、后顶板18、千斤顶19,其中碳纤维板20的一端通过锚具15固定在固定端锚固座14上,另一端在张拉端锚固座9上通过锚具15与两根高强螺杆16固定连接。将两根高强螺杆16的后端穿过前顶板10和后顶板18上的张拉孔11并通过两组螺母17分别在前顶板10以及后顶板18的
后侧拧紧限位,将本方案中的转换件安装在前顶板10上,并位于两根高强螺杆16之间;将千斤顶19放置于转换件和后顶板18之间,千斤顶19的伸缩端顶住转换件本体1,后端顶住后顶板18。在逐级张拉的过程中,千斤顶19的伸缩端向前伸展,在反作用力下,推动后顶板18向后移动,高强螺杆16和在其上的两组螺母17随之向移动,对碳纤维板20进行张拉,在向后张拉碳纤维板20的过程,随即拧紧螺母17,直至达到预应力设计要求。最后取下千斤顶19、后顶板18,截断前顶板10后侧的多余螺杆,取下转换件本体1。通过设置转换件本体1,可以降低张拉端锚固座9上的前顶板10高度,从而能够使高强螺杆16以及碳纤维板20的高度尽可能的贴近梁体21底面,并满足桥梁底部限高的要求。
[0026]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加强板5为竖向板2的上部到横向板3的上部之间斜向延伸的金属块,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加强板5为对称的两个直角三角形板,竖向板2、横向板3、加强板5为一体成型,从而保证其结构强度。
[0027]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第一安装孔4为沉头孔。在通过螺栓将转换件本体1安装在前顶板10上时,可以避免螺栓与千斤顶19伸缩端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张拉端转换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换件本体(1),转换件本体(1)包括固定连接为T型结构的竖向板(2)和横向板(3),在竖向板(2)的下部设有横向贯通的第一安装孔(4),第一安装孔(4)位于横向板(3)的下方;竖向板(2)的上部与横向板(3)的上部之间设有斜向设置的加强板(5);在横向板(3)的上部还设有竖向贯通的第二安装孔(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张拉端转换件,其特征在于,第一安装孔(4)为沉头孔。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应力张拉端转换件,其特征在于,在竖向板(2)的前侧面设有限位凹槽(7)。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应力张拉端转换件,其特征在于,竖向板(2)的底部靠近横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胜周鹏贾黎王华王乐邓吉禄罗德康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固桥智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