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轮、波发生器及谐波减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56673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1 14:24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凸轮、波发生器及谐波减速器,凸轮包括凸轮本体,凸轮本体的端面上开设有凹槽,凹槽包括分别分布在凸轮本体的两侧端面上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环绕凸轮本体的轴线连续分布或间断分布,第二凹槽环绕凸轮本体的轴线连续分布或间断分布;凸轮本体在轴向上的长度为H,第一凹槽在凸轮本体的轴向上的深度为h1,第二凹槽在凸轮本体的轴向上的深度为h2,其中:h1=a×H,0.1≤a≤0.35,h2=b×H,0.1≤b≤0.35,凸轮与柔性轴承配合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中形成能够提供弹性形变并吸收振动的缓冲空间。减轻了自身配重,谐波减速器在运行过程中的载荷分布更均匀,有利于高速、低噪声、小振动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谐波减速器,具体涉及一种凸轮、波发生器及谐波减速器


技术介绍

1、谐波减速器是一种靠波发生器装配上柔性轴承使柔轮产生可控弹性变形,并与刚轮相啮合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齿轮传动结构,波发生器由凸轮和柔性轴承组成,凸轮的外轮廓通常为椭圆状。

2、近年来,随着机器人行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协作机器人、人型机器人的更新迭代,使得对应用在机器人中的谐波减速器的要求逐步提高,而现有技术中的谐波减速器,在轻量化、高速、低噪音、小振动方面的性能表现难以满足机器人的设计需求。

3、因此,如何优化谐波减速器的结构,以提升在轻量化、高速、低噪音、小振动方面的性能,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凸轮、波发生器及谐波减速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如何优化谐波减速器的结构,以提升在轻量化、高速、低噪音、小振动方面的性能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凸轮,应用于谐波减速器,包括凸轮本体,所述凸轮本体的端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凸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谐波减速器,包括凸轮本体(1),所述凸轮本体(1)的端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包括分别分布在所述凸轮本体(1)的两侧端面上的第一凹槽(101)和第二凹槽(102),所述第一凹槽(101)环绕所述凸轮本体(1)的轴线连续分布或间断分布,所述第二凹槽(102)环绕所述凸轮本体(1)的轴线连续分布或间断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01)和所述第二凹槽(102)在所述凸轮本体(1)的轴向上的投影间距为h,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本体(1)的长轴外径为D,在所述凸轮本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凸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谐波减速器,包括凸轮本体(1),所述凸轮本体(1)的端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包括分别分布在所述凸轮本体(1)的两侧端面上的第一凹槽(101)和第二凹槽(102),所述第一凹槽(101)环绕所述凸轮本体(1)的轴线连续分布或间断分布,所述第二凹槽(102)环绕所述凸轮本体(1)的轴线连续分布或间断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01)和所述第二凹槽(102)在所述凸轮本体(1)的轴向上的投影间距为h,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本体(1)的长轴外径为d,在所述凸轮本体(1)的径向长轴上,所述第一凹槽(101)与所述凸轮本体(1)的外边缘之间的间距为d1,所述第二凹槽(102)与所述凸轮本体(1)的外边缘之间的间距为d2,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01)在所述凸轮本体(1)的径向上的宽度为w1,所述第二凹槽(102)在所述凸轮本体(1)的径向上的宽度为w2,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本体(1)的长轴外径为d,所述第一凹槽(101)的外径为d1,所述第一凹槽(101)的内径为d,所述第一凹槽(101)在所述凸轮本体(1)的径向上的宽度为w1,在所述凸轮本体(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高剑杨卫东廖德林杨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杉川谐波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