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链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56337 阅读:10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拉链结构,包括一第一齿链部、一第一连接片、一插销、一第二齿链部、一第二连接片、一定位座及一衔合器;第一齿链部及插销在第一连接片的一侧边缘,该插销与第一齿链部的一端相连,插销的一侧朝第一连接片的方向延伸出一第一握持单元,该第二齿链部及该定位座是设在该第二连接片的一侧边缘上,且该定位座与该第二齿链部的一端相连接,该衔合器通过其内的一容纳空间的一侧,套设在该第二齿链部上,在该衔合器与该定位座相抵接的状态下,该插销能穿过该容纳空间的另一侧,而被定位在该定位座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避免该插销与该第一连接片间的连接关是遭到破坏而分离的问题。(*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拉链结构,尤指一种在一插销的一侧延伸有一第一握 持单元的拉链结构,使用者能以单手轻易握持该第一握持单元,且能在将 该插销穿过一衔合器而定位在一定位座时,有效地防止应力集中在该插销 及与该插销相连接的一第一连接片间的位置,并避免该插销与该第一连接 片间的连接关是遭到破坏而分离。
技术介绍
一般言,肢体障碍者在日常生活的食衣住行上,时常地会遭遇到各种的不便与障碍,因此,自公元1950年代开始,欧洲、美国及日本等先进 国家为解决此一问题,便逐步地推广「无障碍设计(Barrier-Free Design)」 的理念,并依据该理念设计一是列的产品与建设,期能有效地解决肢体障 碍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不便,然而,诚如前述,无障碍设计的产品及建 设,主要针对肢体障碍者,故,对于肢体健全的使用者而言,并无法有效 地通过无障碍设计的产品及建设获得更便利的生活。因此,为解决无障碍设计在使用上仅能对肢体障碍者有所帮助的缺 点,在公元1970年代后期,相关学者开始提倡设计不应视年龄、能力、 性别……等而有所差异,应为全人类作设计的理念,并于1985年正式提 出「通用设计(Universal De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连接片; 一第一齿链部,设在该第一连接片的一侧边缘上; 一插销,设在该第一连接片的一侧边缘,且与该第一齿链部的一端相连接,该插销的一侧朝该第一连接片的方向延伸出一第一握持单元,该第一握 持单元的材料强度是大于该第一连接片; 一第二连接片; 一第二齿链部,设在该第二连接片的一侧边缘上; 一定位座,设在该第二连接片的一侧边缘,且与该第二齿链部的一端相连接;及 一衔合器,其内设有一容纳空间及一离合元件,该 离合元件位在对应该容纳空间的顶端的中央位置上,该衔合器通过该容纳空间的一侧套设...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建良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台北市自由空间教育基金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