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侧倾力矩分配控制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56161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1 1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辆主动安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抗侧倾力矩分配控制方法,该方法具体如下:车辆行驶过程中,实时检测车辆的侧向加速度a<subgt;y</subgt;,确定当前侧向加速度a<subgt;y</subgt;下的理想侧倾角检测车辆当前的车身侧倾角将理想侧倾角与当前的车身侧倾角的差值作为PID控制器的输入,PID控制器输出车辆当前所需的抗侧倾力矩计算前悬架的垂直载荷转移量ΔW<subgt;f</subgt;以及后悬架的垂直载荷转移量ΔW<subgt;r</subgt;,基于前悬架、后悬架的垂直载荷转移量将抗侧倾力矩分配给前悬架和后悬架。根据车辆悬架垂直载荷转移量设计抗侧倾力矩分配方法,进而通过前、后悬架的稳定杆来进进一步调节前后悬架的侧倾刚度,以此减少车辆过多转向量,增加不足转向量,有效提高车辆行驶的主动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主动安全,提供了一种抗侧倾力矩分配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汽车转向行驶过程中,在离心力、载荷转移等作用下车身发生侧倾,车身侧倾角会影响汽车横摆角速度的稳态响应和瞬态响应。过大的车身侧倾角,不仅会降低汽车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且会降低车辆行驶平顺性,从而影响乘客的乘坐舒适性。

2、利用增加悬架侧倾刚度减小车身侧倾角,则汽车在不平路面行驶时,汽车振动颠簸的冲击力增加,整车的平顺性变差,为提高汽车的抗侧倾能力,可通过稳定杆来增大车辆悬架侧倾刚度。

3、稳定杆分为主动稳定杆和被动稳定杆,目前,车辆大部分采用被动稳定杆,被动稳定杆对应的车辆悬架的刚度为设定值,车辆悬架的刚度无法进行自适应的调节,车辆还是可能出现侧倾角度过大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抗侧倾力矩分配控制方法,旨在改善上述问题。

2、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的技术方案:

3、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侧倾力矩分配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具体如下:

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侧倾力矩分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如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抗侧倾力矩分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前侧向加速度ay下的理想侧倾角的获取过程具体如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抗侧倾力矩分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理想侧倾角计算模型表示具体如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抗侧倾力矩分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当前侧向加速度ay满足:车辆不会发生侧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抗侧倾力矩分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当前侧向加速度ay来计算前悬架的垂直载荷转移量ΔWf以及后悬架的垂直载荷转移量ΔWr,前悬架的垂直载荷转移量ΔWf、悬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侧倾力矩分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如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抗侧倾力矩分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前侧向加速度ay下的理想侧倾角的获取过程具体如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抗侧倾力矩分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理想侧倾角计算模型表示具体如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抗侧倾力矩分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当前侧向加速度ay满足:车辆不会发生侧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抗侧倾力矩分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当前侧向加速度ay来计算前悬架的垂直载荷转移量δwf以及后悬架的垂直载荷转移量δwr,前悬架的垂直载荷转移量δwf、悬架的垂直载荷转移量δwr的计算公式具体如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提艳瞿元崔晓迪张瑶瑶阴山慧叶德英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