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姿态可调与接触力感知检测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55150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1 14:14
本技术属于精密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姿态可调与接触力感知检测平台,包括基台、多轴位移台、姿态调节组件及接触探测组件,其中,基台架设有支架;多轴位移台设置于基台,包括X轴调节机构、Y轴调节机构、以及Z轴调节机构;姿态调节组件包括底座、载物台、以及第一驱动机构;接触探测组件架设于支架且位于载物台的上方;接触探测组件包括探头座、支撑板、压力传感器、以及柔性铰链;探头座通过压力传感器与支撑板连接,支撑板通过柔性铰链与支架连接。以此结构设计,能够方便灵活的实现载物台和探头座的多轴位移调节与对准,继而有效提升探头与载物台上的被测试件之间的对准精度及其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精密检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姿态可调与接触力感知检测平台


技术介绍

1、在对工件进行精密检测时,需要不断的对工件的姿态进行多自由度调整,直至使得与上方的接触探测组件对准,在此过程中还要使得接触探测组件与工件之间接触时,接触探测组件受力均匀,且不会与下方工件产生刚性碰撞,同时又能够方便调节,针对以上需求,亟需设计一款姿态可调与接触力感知检测平台。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姿态可调与接触力感知检测平台,该姿态可调与接触力感知检测平台不仅能够实现载物台的多轴调节,还能够通过接触探测组件中压力传感器及柔性铰链的设置,使得探头受力更加均匀,同时也有效提升探头与待测工件的对准精度。

2、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姿态可调与接触力感知检测平台,包括:

4、基台,架设有支架;

5、多轴位移台,设置于所述基台,所述多轴位移台包括x轴调节机构、与所述x轴调节机构相配合的y轴调节机构、以及与所述y轴调节机构相配合的z轴调节机构;

6、姿态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z轴调节机构上方,所述姿态调节组件包括与z轴调节机构相配合的底座、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的载物台、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载物台绕z轴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

7、接触探测组件,架设于所述支架且位于所述载物台的上方;所述接触探测组件包括探头座、支撑板、压力传感器、以及柔性铰链;所述探头座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支撑板连接,所述支撑板通过柔性铰链与所述支架连接。

8、其中,所述载物台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相对的一侧壁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一端分别与所述载物台侧壁紧固的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开设有用于避让所述第二连接片的缺口,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端紧固。

9、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与底座紧固的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电机驱动端相连接的第一丝杆、与所述第一丝杆相连接的驱动块,以及设置于所述驱动块与所述第一电机之间的拉簧;交叉配合后的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驱动块的两端对应连接。

10、其中,所述x轴调节机构包括沿所述基台x轴方向水平间隔设置的第一导轨、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导轨之间的第一直线电机、以及与所述第一直线电机和所述第一导轨相连接的运动平台。

11、其中,所述y轴调节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运动平台且沿所述基台y轴方向设置的第二导轨,以及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二导轨之间的第二直线电机;所述第二导轨和所述第二直线电机与所述z轴调节机构相连接。

12、其中,所述z轴调节机构包括间隔设置的上支撑座和下支撑座、设置于所述上支撑座和所述下支撑座之间且与所述上支撑座和所述下支撑座滑动配合的楔形座、设置于所述上支撑座和所述下支撑座之间的z轴导向机构、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楔形座往返运动时所述上支撑座沿所述z轴导向机构上下调节的第二驱动机构。

13、其中,所述底座与所述上支撑座紧固,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与所述载物台的台面平行,所述底座的中部开设有与所述载物台的旋转轴相配合的轴孔。

14、其中,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下支撑座紧固的第二电机、埋设于所述楔形座的框体一侧壁的丝套、以及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丝套相配合的第二丝杆。

15、其中,所述楔形座的正反两面均通过第三导轨与对应的所述上支撑座和所述下支撑座滑动连接。

16、其中,所述z轴导向机构包括与所述下支撑座紧固的导向座,以及沿所述基台z轴方向与所述导向座紧固的第四导轨,所述第四导轨与所述上支撑座滑动连接。

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姿态可调与接触力感知检测平台,包括基台、多轴位移台、姿态调节组件及接触探测组件,其中,基台架设有支架;多轴位移台设置于基台,包括x轴调节机构、y轴调节机构、以及z轴调节机构;姿态调节组件设置于z轴调节机构上方,包括与z轴调节机构相配合的底座、与底座转动连接的载物台、以及用于驱动载物台绕z轴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接触探测组件架设于支架且位于载物台的上方;接触探测组件包括探头座、支撑板、压力传感器、以及柔性铰链;探头座通过压力传感器与支撑板连接,支撑板通过柔性铰链与支架连接。以此结构设计,能够方便灵活的实现载物台和探头座的多轴调节与对准,继而有效提升探头与待测工件之间的对准精度及其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姿态可调与接触力感知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姿态可调与接触力感知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台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相对的一侧壁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一端分别与所述载物台侧壁紧固的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开设有用于避让所述第二连接片的缺口,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端紧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姿态可调与接触力感知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与底座紧固的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电机驱动端相连接的第一丝杆、与所述第一丝杆相连接的驱动块,以及设置于所述驱动块与所述第一电机之间的拉簧;交叉配合后的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驱动块的两端对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姿态可调与接触力感知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调节机构包括沿所述基台X轴方向水平间隔设置的第一导轨、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导轨之间的第一直线电机、以及与所述第一直线电机和所述第一导轨相连接的运动平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姿态可调与接触力感知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Y轴调节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运动平台且沿所述基台Y轴方向设置的第二导轨,以及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二导轨之间的第二直线电机;所述第二导轨和所述第二直线电机与所述Z轴调节机构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姿态可调与接触力感知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Z轴调节机构包括间隔设置的上支撑座和下支撑座、设置于所述上支撑座和所述下支撑座之间且与所述上支撑座和所述下支撑座滑动配合的楔形座、设置于所述上支撑座和所述下支撑座之间的Z轴导向机构、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楔形座往返运动时所述上支撑座沿所述Z轴导向机构上下调节的第二驱动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姿态可调与接触力感知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所述上支撑座紧固,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与所述载物台的台面平行,所述底座的中部开设有与所述载物台的旋转轴相配合的轴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姿态可调与接触力感知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下支撑座紧固的第二电机、埋设于所述楔形座的框体一侧壁的丝套、以及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丝套相配合的第二丝杆。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姿态可调与接触力感知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座的正反两面均通过第三导轨与对应的所述上支撑座和所述下支撑座滑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姿态可调与接触力感知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Z轴导向机构包括与所述下支撑座紧固的导向座,以及沿所述基台Z轴方向与所述导向座紧固的第四导轨,所述第四导轨与所述上支撑座滑动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姿态可调与接触力感知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姿态可调与接触力感知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台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相对的一侧壁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一端分别与所述载物台侧壁紧固的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开设有用于避让所述第二连接片的缺口,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端紧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姿态可调与接触力感知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与底座紧固的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电机驱动端相连接的第一丝杆、与所述第一丝杆相连接的驱动块,以及设置于所述驱动块与所述第一电机之间的拉簧;交叉配合后的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驱动块的两端对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姿态可调与接触力感知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调节机构包括沿所述基台x轴方向水平间隔设置的第一导轨、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导轨之间的第一直线电机、以及与所述第一直线电机和所述第一导轨相连接的运动平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姿态可调与接触力感知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y轴调节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运动平台且沿所述基台y轴方向设置的第二导轨,以及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二导轨之间的第二直线电机;所述第二导轨和所述第二直线电机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军陈斌廖辉陈新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华道超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