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字微流控芯片驱动系统及驱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54055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1 1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数字微流控芯片驱动系统及驱动方法,所述系统包括:驱动电路,包括电压源、功率继电器及能够独立更换的固态继电器;数字微流控芯片,与所述驱动电路中的功率继电器相连;以及主控开发板,与所述驱动电路中的固态继电器相连,所述固态继电器同时与所述功率继电器相连,所述功率继电器同时与所述电压源相连,所述主控开发板通过交叉寻址的方式利用多个端口对所述固态继电器输出目标电平以控制所述固态继电器的开启和关闭,并在所述固态继电器输出目标电压时通过控制所述固态继电器的开启实现对所述数字微流控芯片的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数字微流控芯片驱动系统及驱动方法结构简单,支持监测且便于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微流控,特别涉及一种数字微流控芯片驱动系统及驱动方法


技术介绍

1、微流控技术是一种通过在微米尺度的通道中操控液体流动的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化学分析和环境监测等领域。微流控技术的一个显著优势是能够处理极少量的样品,实现高效、快速、低成本的分析和检测。然而,传统的微流控技术通常依赖外部设备,如泵和阀门来控制流体的流动,这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

2、近年来,随着微流控技术的发展,数字微流控技术(d igita l mi crof l u i dics,dmf)逐渐兴起。目前,主流的数字微流控技术采用的驱动方式是直接寻址,即该系统芯片上的电极阵列需要与主控板端口一一对应相连,因此系统的通量常常受到主控输出端口或驱动电路的复杂度的限制。而现有的交叉寻址驱动方式大多应用薄膜晶体管(tft)作为像素开关来控制电极的开关,但薄膜晶体管通常直接与芯片电极合为一体,且电子元件在长时间工作后容易出现损坏,特别是在高频率的开关操作下,若薄膜晶体管出现部分损坏则难以单独修理更换。同时薄膜晶体管成本较高,控制电压受限,导致该系统的价格极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字微流控芯片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微流控芯片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与所述主控开发板、固态继电器相连的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用于监测所述固态继电器是否正常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字微流控芯片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继电器包括LED灯、场效应晶体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字微流控芯片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主控开发板相连,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LED灯的阳极相连,所述LED灯的阴极与所述主控开发板相连,所述场效应晶体管的输入端与所述主控开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字微流控芯片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微流控芯片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与所述主控开发板、固态继电器相连的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用于监测所述固态继电器是否正常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字微流控芯片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继电器包括led灯、场效应晶体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字微流控芯片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主控开发板相连,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led灯的阳极相连,所述led灯的阴极与所述主控开发板相连,所述场效应晶体管的输入端与所述主控开发板相连,所述场效应晶体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电磁线圈的一端相连,所述电磁线圈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机械触点系统的常开端与所述电压源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机械触点系统的常闭端接地,所述机械触点系统的公共端与所述数字微流控芯片上对应的电极片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微流控芯片驱动系统,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水玲玲石滢美陈煜翰曾晓东曹洁萍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