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膜瓣、活检阀及内窥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53738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1 14: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膜瓣、活检阀及内窥镜,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膜瓣,膜瓣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二表面朝向器械管一侧,第一表面位于背离第二表面的一侧;膜瓣设有狭缝和引导缝,狭缝贯穿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引导缝与狭缝连接,并从狭缝向背离狭缝侧延伸,引导缝仅贯穿第二表面而未贯穿第一表面;狭缝处的膜瓣厚度大于膜瓣其余区域的厚度。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效减少了由于不规则开口引起的漏气现象,并显著降低了因膜瓣震动所产生的哨声,增强了密封性能和使用稳定性,提升了内窥镜在手术中的操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膜瓣、活检阀及内窥镜


技术介绍

1、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医用内窥镜已成为诊断和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工具,尤其在处理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疾病时,如肾结石、胆结石等结石类疾病,内窥镜的应用对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和手术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内窥镜通常包括手柄和插入部,插入部可通过体腔进入并进行检查或治疗。插入部内设有器械通道,手柄上则配备有与器械通道连通的活检阀。通过活检阀,医生可以将手术器械引导到患者体腔内进行治疗。

2、内窥镜的器械通道除了引导器械外,通常还可用作抽吸通道,用于从体腔内吸取体液,或通过其注入冲洗液以清理手术区域。活检阀的设计旨在气密地密封器械通道的进入端口,以避免体液泄漏,并防止污染。然而,活检阀通常由弹性膜瓣构成,膜瓣上设有开口,开口通常是自闭合的,以气密地封闭器械通道。器械通过开口插入时,膜瓣被撑开,器械得以顺利进入器械通道。

3、尽管膜瓣能够实现自闭合和气密封闭,但其撕裂强度较低,容易在器械插入过程中被撑裂。导致活检阀无法保持有效密封,特别是在通过器械通道进行抽吸操作时,气密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膜瓣,应用于内窥镜(10),所述内窥镜(10)包括器械管(11a)和与器械管(11a)连通的活检阀(12),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瓣(100)设置于所述活检阀(12),所述膜瓣(100)具有第一表面(110)和第二表面(120),所述第二表面(120)朝向所述器械管(11a)一侧,所述第一表面(110)位于背离所述第二表面(120)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瓣,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缝(140)的深度,从靠近所述狭缝(130)的一侧到远离所述狭缝(130)的一侧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瓣,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缝(140)从所述狭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膜瓣,应用于内窥镜(10),所述内窥镜(10)包括器械管(11a)和与器械管(11a)连通的活检阀(12),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瓣(100)设置于所述活检阀(12),所述膜瓣(100)具有第一表面(110)和第二表面(120),所述第二表面(120)朝向所述器械管(11a)一侧,所述第一表面(110)位于背离所述第二表面(120)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瓣,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缝(140)的深度,从靠近所述狭缝(130)的一侧到远离所述狭缝(130)的一侧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瓣,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缝(140)从所述狭缝(130)的端部向所述狭缝(130)的两侧分别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瓣,其特征在于,所述狭缝(130)包括相对的第一壁面(131)和第二壁面(132),所述第一壁面(131)和第二壁面(132)设置有咬合结构(150),以使所述狭缝(130)在闭合后通过所述咬合结构(150)保持紧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膜瓣,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结构(150)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壁面(131)的第一凸起部(151)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壁面(132)的第二凸起部(152),所述第一凸起部(151)与所述第一壁面(131)之间形成第一咬合槽(153),所述第二凸起部(152)与所述第二壁面(1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震华戴笛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华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