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芯与液冷板的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52012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07 13:13
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芯与液冷板的固定结构,包括电芯本体、液冷板、底部固定板,所述电芯本体和液冷板的底部均设有凹型槽,所述底部固定板靠近电芯本体一侧设有与凹型槽匹配的凸起,所述凹型槽与凸起形成凹凸匹配的固定结构。将电芯底进行凹陷形燕尾槽设计,将电芯底部接触底部固定板设计为凸起燕尾槽设计,底部燕尾槽与电芯燕尾槽进行有效配合固定。采用快插安装的方式将液冷板安装在底部固定板上,通过液冷板与电芯大面进行贴合,同时通过液冷板将快充电芯温度快速导出。因此,本技术能有效解决常规CTP大面液冷打胶模式工序复杂、效率低、成本高、能量密度低等问题,同时,有利于电芯底部散热和废气有效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尤其涉及一种电芯与液冷板的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1、现有ctp(cell to pack无模组电池包)电池的大面液冷是通过大面液冷板实现的,通过导热结构胶将电芯和液冷板粘合在一起,通过大面液冷板内部冷却媒介循环流动,从而将快充电芯产生的热量快速带走。

2、现有的常规ctp电池大面液冷板打胶模式工序复杂、效率低、成本高,最大的问题是后续售后返修复杂,电池系统后续回收胶水处理工序复杂。

3、另外,现有的常规电芯内部没有采用热电分离技术,通过导热结构胶将电芯和液冷板粘合在一起,不利于电芯底部散热和废气有效排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芯与液冷板的固定结构,能够解决电芯与液冷板安装复杂、效率低、成本高的技术问题,同时有利于电芯底部散热和废气有效排出。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一种电芯与液冷板的固定结构,包括电芯本体、液冷板、底部固定板,所述电芯本体与所述液冷板均设置在所述底部固定板上,通过固定结构与所述底部固定板连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芯与液冷板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本体(6)、液冷板(2)、底部固定板(12),所述电芯本体(6)与所述液冷板(2)均设置在所述底部固定板(12)上,通过固定结构与所述底部固定板(1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与液冷板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型槽(9)与所述凸起(7)均沿所述电芯本体(6)长度方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芯与液冷板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型槽(9)与所述凸起(7)均为梯形结构,所述凹型槽(9)靠近所述底部固定板(12)一侧比所述凹型槽(9)远离所述底部固定板(12)一侧开口小,所述凸起(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与液冷板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本体(6)、液冷板(2)、底部固定板(12),所述电芯本体(6)与所述液冷板(2)均设置在所述底部固定板(12)上,通过固定结构与所述底部固定板(1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与液冷板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型槽(9)与所述凸起(7)均沿所述电芯本体(6)长度方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芯与液冷板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型槽(9)与所述凸起(7)均为梯形结构,所述凹型槽(9)靠近所述底部固定板(12)一侧比所述凹型槽(9)远离所述底部固定板(12)一侧开口小,所述凸起(7)远离所述电芯本体(6)一侧比所述凸起(7)靠近所述电芯本体(6)一侧长度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芯与液冷板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本体(6)的凹型槽(9)底部设有防爆阀(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芯与液冷板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博一蒋远富孙杰谢林霞
申请(专利权)人:孝感楚能新能源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