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东大学专利>正文

近红外光谱结合实时称量在线监测微丸包衣上药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51285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07 1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质量控制技术领域,涉及近红外光谱结合实时称量在线监测微丸包衣上药率的方法。(a)提供药物活性成分(API)含量模型,实时检测微丸包衣过程中的实时近红外光谱,采用所述API含量模型根据所述实时近红外光谱预测实时API含量;(b)在微丸包衣过程对包衣液进行实时称量,获得实时包衣液重量,且所述实时包衣液重量的获得时间点与所述实时近红外光谱的获得时间点相同,根据实时包衣液重量技术获得实时总包衣重量;(c)根据实时API含量与实时总包衣重量计算实时微丸包衣上药率。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包衣过程中实时、精准监测微丸的上药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质量控制,涉及近红外光谱结合实时称量在线监测微丸包衣上药率的方法


技术介绍

1、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2、在流化床包衣过程中,上药率是指包衣中上药的重量与总包衣重量的比值,通常用百分比表示。这个参数在制药过程中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药物的疗效、释放特性以及生产效率。精准的上药率监测能够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和质量,同时减少资源浪费。因此,提升对微丸包衣上药率的在线监测能力是现代制药工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目前,微丸包衣上药率的检测方法主要以离线取样为主。常见的方法包括化学分析、色谱技术以及称重法等。这些传统方法虽然能够提供较为准确的药物含量数据,但其局限性也非常明显。离线检测不仅需要较长的分析时间,可能导致生产过程中的延迟,而且无法实时反映包衣过程中的药物含量变化,影响过程控制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此外,样品处理过程中可能导致药物的损失或变化,从而降低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近红外光谱结合实时称量在线监测微丸包衣上药率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光谱结合实时称量在线监测微丸包衣上药率的方法,其特征是,采用漫反射模式进行近红外光谱的采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光谱结合实时称量在线监测微丸包衣上药率的方法,其特征是,采用近红外光谱前,以聚四氟乙烯白板作为背景光谱。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光谱结合实时称量在线监测微丸包衣上药率的方法,其特征是,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所述微丸样品中的API含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光谱结合实时称量在线监测微丸包衣上药率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红外光谱结合实时称量在线监测微丸包衣上药率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光谱结合实时称量在线监测微丸包衣上药率的方法,其特征是,采用漫反射模式进行近红外光谱的采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光谱结合实时称量在线监测微丸包衣上药率的方法,其特征是,采用近红外光谱前,以聚四氟乙烯白板作为背景光谱。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光谱结合实时称量在线监测微丸包衣上药率的方法,其特征是,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所述微丸样品中的api含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光谱结合实时称量在线监测微丸包衣上药率的方法,其特征是,采用偏最小二乘方法建立api含量模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光谱结合实时称量在线监测微丸包衣上药率的方法,其特征是,对近红外光谱进行预处理后构建api含量模型;优选地,采用一阶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恒昌钟亮高乐乐李连聂磊林贵梅王露殷文平王辉苗启义张运诗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