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密封件,尤其是涉及一种密封套。
技术介绍
1、密封是常见的一种用于防止流体或者固体颗粒等从相邻结合面间通过的零部件或者措施;目前现有的密封圈和密封套多为橡胶材质,通过其自身具备的弹性与相邻结合面之间的贴紧来达到预期密封的目的,而目前现有技术的此类密封圈与结合面之间多为单一平面或者弧形面接触,其密封线相对较短,密封效果较差。
2、其次密封圈多是设置在结合面的凹槽内或者位于一端的抵接槽内,密封圈上不具备与结合面之间的连接部位,在实际使用时易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套,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密封线较短密封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本技术提供的密封套,包括第一密封部以及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和所述第二密封部均呈环状且同轴连接,所述第一密封部的第一内环面、第一外环面以及远离所述第二密封部的端面均用于与盖体顶部的槽体的三面槽壁抵紧,所述第二密封部的第二内环面上设置至少两个适配所述盖体上环形凸起的环形凹槽,所述第二内环面用于与所述盖体的外环壁抵紧,所述第二密封部的第二外环面上设置环形槽以及接触面,所述环形槽用于卡接筒体开口端的环凸,所述接触面与所述开口端的内壁抵紧。
4、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部和所述第二密封部一体成型。
5、优选地,所述环形槽靠近所述第一密封部设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密封套,呈环形的套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密封部以及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和所述第二密封部均呈环状且同轴连接,所述第一密封部的第一内环面、第一外环面以及远离所述第二密封部的端面均用于与盖体顶部的槽体的三面槽壁抵紧,所述第二密封部的第二内环面上设置至少两个适配所述盖体上环形凸起的环形凹槽,所述第二内环面用于与所述盖体的外环壁抵紧,所述第二密封部的第二外环面上设置环形槽以及接触面,所述环形槽用于卡接筒体开口端的环凸,所述接触面与所述开口端的内壁抵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部和所述第二密封部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靠近所述第一密封部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为轴截面为矩形的槽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面为锥形面,所述锥形面由靠近所述第一密封部一端至远离所述第一密封部一端的方向上逐渐靠近所述第二密封部的轴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部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环面靠近所述第二密封部的一端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内环面远离所述第二密封部的一端的内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之间为弧形凸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封套,呈环形的套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密封部以及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和所述第二密封部均呈环状且同轴连接,所述第一密封部的第一内环面、第一外环面以及远离所述第二密封部的端面均用于与盖体顶部的槽体的三面槽壁抵紧,所述第二密封部的第二内环面上设置至少两个适配所述盖体上环形凸起的环形凹槽,所述第二内环面用于与所述盖体的外环壁抵紧,所述第二密封部的第二外环面上设置环形槽以及接触面,所述环形槽用于卡接筒体开口端的环凸,所述接触面与所述开口端的内壁抵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部和所述第二密封部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靠近所述第一密封部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套,其特...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