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用弹性垫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50366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07 13:02
本技术涉及弹性垫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用弹性垫板结构,包括第一垫板,所述第一垫板的一侧表面安装有底台,所述底台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底台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复位机构。该一种轨道交通用弹性垫板结构,通过底壳、限位孔、第一弹簧、垫片、限位块、外壳和限位槽的设置,在使用时,底壳将整体固定在底台的一侧,当有载具经过时,载具产生的重量会压在外壳上会使外壳向下压,其内部的第一弹簧也会压缩,限位孔会控制第一弹簧所在的位置,第一弹簧吸收和存储机械振动的能量,然后通过整体将这些能量转化为热能,减少振动的幅度和频率,垫片能吸收工作时产生的动能,从而达到为垫板减震缓冲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弹性垫板,尤其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用弹性垫板结构


技术介绍

1、弹性垫板是重载线路扣件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轨下弹性垫板应用于钢轨下方,主要作用是缓冲车辆通过路轨时产生的高速冲击震动,保护路基和枕木,并对铁路信号系统进行电绝缘,轨道的弹性主要由散粒体道床和轨下垫层提供,轨下垫板起减震和隔震作用,对混凝土轨下基础来说,轨下垫层的良好弹性更为重要,为了能很好的减震和隔震,故此,特别需要一种轨道交通用弹性垫板结构。

2、但是现有的弹性垫板,大多数弹性垫板都是依靠垫板本身的弹性减震,在使用时,应对过重的载具不能及时的起到减震的作用,且减震之后的复原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交通用弹性垫板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弹性垫板,大多数弹性垫板都是依靠垫板本身的弹性减震,在使用时,应对过重的载具不能及时的起到减震的作用,且减震之后的复原也需要一定的时间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轨道交通用弹性垫板结构,包括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交通用弹性垫板结构,包括第一垫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板(1)的一侧表面安装有底台(2),所述底台(2)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缓冲机构(3),所述底台(2)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复位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用弹性垫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301)与外壳(306)构成滑动结构,所述第一弹簧(303)外壁尺寸与限位孔(302)内壁尺寸相吻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用弹性垫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06)以垫片(304)的中轴线对称分布,所述限位块(305)与限位槽(307)构成滑动结构。

4.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用弹性垫板结构,包括第一垫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板(1)的一侧表面安装有底台(2),所述底台(2)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缓冲机构(3),所述底台(2)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复位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用弹性垫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301)与外壳(306)构成滑动结构,所述第一弹簧(303)外壁尺寸与限位孔(302)内壁尺寸相吻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用弹性垫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06)以垫片(304)的中轴线对称分布,所述限位块(305)与限位槽(307)构成滑动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用弹性垫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4)包括第一安装孔(401)、滑杆(402)、第二弹簧(403)、顶座(404)、连接块(405)、连接杆(406),固定块(407)和第二垫板(408),所述底台(2)的一侧表面开设有第一安装孔(401),所述第一安装孔(401)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沙金洋李保华树士轩汪圆张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