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a/KCC-1介微孔复合分子筛及其制备、加氢裂化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50054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04 18: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Beta/KCC‑1介微孔复合分子筛及其制备、加氢裂化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其中,所述复合分子筛具有核壳结构,包括Beta分子筛和KCC‑1介孔材料,KCC‑1介孔材料紧密包裹于Beta分子筛外,且复合分子筛的表面形貌为纤维状。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微孔材料Beta分子筛和介孔材料KCC‑1进行复合,充分发挥了微孔材料和介孔材料各自的优势,使得该复合分子筛具有优异的扩散性能、适宜的酸性质、孔道结构。以该复合分子筛为载体制备的Beta/KCC‑1复合加氢裂化催化剂是一种新型催化剂材料,其对四氢萘的加氢裂化反应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均较高,表现出更高的转化率、收率和产物选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beta/kcc-1介微孔复合分子筛及其制备、加氢裂化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属于石油化工特别是加氢裂化。


技术介绍

1、加氢裂化技术已成为调节石油产品结构,提高石油产品质量,解决重质油轻质化、轻质油品质量升级的重要手段。加氢裂化催化剂是一种双功能催化剂,需同时具备加氢性能和裂化性能。beta分子筛具有适宜的孔结构性质、酸性质和良好的稳定性,常作为加氢裂化催化剂的酸性组分。随着原油质量日益下降,beta分子筛的孔道限制重质化油的扩散,传统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常对beta分子筛进行改性处理,以改善其孔分布,但在对硫氮含量较高、分子结构较复杂的大分子重质化油品进行处理时,由于其作为微孔分子筛自身性质的限制,稠环芳烃在孔道内部的扩散受阻。自1992年首次研发出介孔材料以来,其一直是催化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介孔材料的孔径较大,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有利于增强催化剂活性位点可及性,进而提高催化剂的扩散性能。因此,介孔材料在大分子催化反应、吸附分离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介孔材料的酸性质较差,无法满足加氢裂化催化剂对于裂化性能的要求,因此将微孔分子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Beta/KCC-1介微孔复合分子筛,其特征在于,所述Beta/KCC-1介微孔复合分子筛具有核壳结构,包括Beta分子筛和KCC-1介孔材料,所述KCC-1介孔材料紧密包裹于所述Beta分子筛外,且所述Beta/KCC-1介微孔复合分子筛的表面形貌为纤维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eta/KCC-1介微孔复合分子筛,其特征在于,所述Beta/KCC-1介微孔复合分子筛的比表面积为450~600m2·g-1,孔径为6~10nm,孔体积为0.5~1.0cm3·g-1以及平均粒径为250~750nm。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Beta/KCC-1介微孔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beta/kcc-1介微孔复合分子筛,其特征在于,所述beta/kcc-1介微孔复合分子筛具有核壳结构,包括beta分子筛和kcc-1介孔材料,所述kcc-1介孔材料紧密包裹于所述beta分子筛外,且所述beta/kcc-1介微孔复合分子筛的表面形貌为纤维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eta/kcc-1介微孔复合分子筛,其特征在于,所述beta/kcc-1介微孔复合分子筛的比表面积为450~600m2·g-1,孔径为6~10nm,孔体积为0.5~1.0cm3·g-1以及平均粒径为250~750nm。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beta/kcc-1介微孔复合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四甲氧基硅烷、溴代十六烷基吡啶、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及十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

5.一种h型beta/k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振涛李东璇王世豪张霖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