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移动复杂场景无线信道联合聚簇与跟踪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50054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04 18: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速移动复杂场景无线信道联合聚簇与跟踪方法及系统,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包括:对于前若干个时刻的多径分量,采用基于变分贝叶斯高斯混合模型的聚簇方法构建初始聚簇模型;根据相邻历史时刻以及全局聚簇模型,采用基于距离的判决方法,对后续时刻多径分量进行联合聚簇与跟踪;对联合聚簇与跟踪的结果进行校正。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前若干个时刻的多径分量构建初始聚簇模型,实现任意形状信道簇的识别;利用相邻几个时刻以及全局之间多径分量的联系,实现多径跟踪的同时完成信道聚簇;该方法仅需进行一次聚簇,有效降低了识别时间以及复杂度;采用校正算法能够有效提高识别精度,能够完成在高速移动复杂场景下无线信道簇的快速精准识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信,具体涉及一种高速移动复杂场景无线信道联合聚簇与跟踪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6g通信网络的广泛应用将使其覆盖范围扩展至包括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等高速移动场景,这些场景的特点包括车辆高速运动、信号多径效应等。在这种复杂的高速移动环境中,准确地认知无线信道的传播特性对于优化通信系统、保证通信链路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2、对于复杂时变的高速移动场景,建立准确的信道模型是描述无线信道的传播特性的关键步骤,基于簇结构的无线信道建模方式在信道建模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以其平衡复杂度与精确度的优点被许多组织采纳为信道标准模型方案。

3、在基于簇结构的无线信道模型中,具有相似的信道特征参数的多径分量可定义为一个簇,如功率、时延、离开角和到达角等。因此准确地构建基于簇结构的无线信道模型需要合理地对信道多径分量的特征参数进行聚簇。目前,针对无线信道聚簇问题,已经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其中,基于机器学习的信道聚簇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该领域。然而这些方法适用于非时变信道的聚簇,难以实现时变动态场景下对多径簇的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速移动复杂场景无线信道联合聚簇与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移动复杂场景无线信道联合聚簇与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当前时刻所有多径分量与相邻历史时刻所有簇心的距离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移动复杂场景无线信道联合聚簇与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全局簇的平均最小簇心距离并作为新簇产生的判决距离门限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移动复杂场景无线信道联合聚簇与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的新簇产生的距离门限判决是否产生新簇,若不产生新簇,则将该新簇与最近的全局簇合并,包括:根据确定的新簇产生的判决距离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移动复杂场景无线信道联合聚簇与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移动复杂场景无线信道联合聚簇与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当前时刻所有多径分量与相邻历史时刻所有簇心的距离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移动复杂场景无线信道联合聚簇与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全局簇的平均最小簇心距离并作为新簇产生的判决距离门限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移动复杂场景无线信道联合聚簇与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的新簇产生的距离门限判决是否产生新簇,若不产生新簇,则将该新簇与最近的全局簇合并,包括:根据确定的新簇产生的判决距离门限进行判定当前时刻所产生的新簇是否成立,若新簇的簇心与相邻历史时刻最近簇的簇心的距离小于新簇产生的距离判决门限,则将该新簇与最近的全局簇合并,否则认为是新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移动复杂场景无线信道联合聚簇与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各个全局簇的簇内密度方差比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移动复杂场景无线信道联合聚簇与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判决各全局簇的簇内密度方差比是否小于1,若小于,则对该簇拆分并重新聚簇,并将新簇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涛王宇梁轶群田园李德李岸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