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昆达专利>正文

环境测试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49283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环境测试设备。环境测试设备包含一中空箱体以及多个导流件。其中,该中空箱体具有多个侧壁,且该相邻两侧壁间的相邻部分可定义一邻接区域。多个导流件,设置于至少部份的该邻接区域,适可导引该中空箱体内的一气体流向,以增加该中空箱体内流场分布的均匀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环境测试设备通过多个导流件克服部份气体被局限于中空箱体的相邻两侧壁角落所衍生的涡流现象,并能增加中空箱体内流场分布的均匀度,达到均匀环测设备内温、湿度分布,进而提升模拟环境测试的准确性。(*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环境测试设备,尤其是有关一种有关温湿度测试的环境测 试设备。
技术介绍
由于各式电子产品的蓬勃发展,电子产品在不同环境下的可靠度测试日益备受重 视。换言之,发展可用以模拟电子产品的环境测试设备为日益关注的课题。一般来说,在执 行产品的环境测试时,是先将待测物装载于环境测试设备中,再以温、湿度控制器提供不同 的温、湿度变化以模拟实际环境的随机变化情形。经一段测试周期后,再观察待测物的性能 状态,以验证评估待测物的设计是否符合规格。换言之,如环境测试设备无法准确地模拟出 所需的环境,将会对待测物的测试结果造成相当大的影响,进而影响产品功效评估的准确 度。请参考图1,图1是现有温湿度测试用的环境测试设备1的示意图。环境测试设备 1包含一中空箱体11、一入风口 13a、一风扇13b设于入风口 13a、一出风口 13c、一风扇13d 设于出风口 13c,以及一控制器15。其中,中空箱体11具有多个侧壁,例如是左侧壁17与 右侧壁13。需特别强调,如图1所绘示,现有环境测试设备1的入风口 13a、出风口 13c以 及风扇13b、13d仅设置于同一侧壁上的不同位置,例如是仅设置于右侧壁13上。又控制器 15可用以调控风扇13b、13d的转速快慢。然而,从目前现有常见的环境测试设备1来看, 其内部运作的气体流场机制不佳。具体而言,由于入风口 13a、出风口 13c、风扇13b、13d皆 位于同一侧壁13,因此由入风口 13a所输出的气流通常无法均勻地分布于中空箱体11中。 举例而言,当入风口 13a所输出的气流会被待测物19本身体积所阻挡时,气流主要将以图1 中的箭头方向为路径流动,故中空箱体11靠近侧壁13的气流流动情况将远较邻近侧壁17 的流场平顺均勻。就待测物19而言,其周围流场将因而形成不均勻的温、湿度环境,遂导致 测试结果发生偏差。为了解决前述现有环境测试设备流场不均勻的问题,现有技术特于其余侧壁上增 加风扇,以提升其内部流场的均勻程度,如图2所示。图2是显示图1现有环境测试设备2 的一改良型态,其差别在于在中空箱体21的侧壁上增设多个风口 21a、21C、23a、23C与多个 风扇21b、21d、23b、23d,以改善中空箱体21内气流流动不均勻的现象。然而,于箱体内部的 局部区域仍有部份流场受限于侧壁的外形,而产生局部流场滞留的现象。具体而言,于邻近 垂直相交的两侧壁接面角落间,气流于该垂直邻接区域中将形成局部旋转涡流(vortex), 而大部分脱离于外界气流的流动范围,进而于该局部区域内产生温、湿度分布极不均勻的 缺点。据此,改善现有温、湿度环境测试设备内部所生滞留流场的局部旋转涡流 (vortex)问题,藉以提升测试环境的均勻性及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是成为本
引领 盼望改善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境测试设备,环境测试设备具有导流件,适合 提升环境测试设备内部温、湿度分布的均勻程度。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揭露的环境测试设备包含一中空箱体以及至少多个 导流件。其中,中空箱体具有多个侧壁,且相邻两侧壁间的相邻部分定义一邻接区域。多个 导流件,设置于至少部份的邻接区域,适合导引中空箱体内的一气体流向,以增加中空箱体 内流场分布的均勻度。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技术环境测试设备通过多个导流件克服部 份气体被局限于中空箱体的相邻两侧壁角落所衍生的涡流现象,并能增加中空箱体内流场 分布的均勻度,达到均勻环测设备内温、湿度分布,进而提升模拟环境测试的准确性。附图说明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技术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附图对 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图1是现有温湿度测试用的环境测试设备的示意图;图2是图1现有温湿度测试用的环境测试设备的改良型示意图;图3A是本技术环境测试设备的较佳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B是本技术环境测试设备的相邻两侧壁内侧间的邻接区域示意图;图4是沿图3B本技术环境测试设备的数种较佳导流件实施例的局部剖面示 意图;图5是本技术环境测试设备的较佳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及图6是本技术环境测试设备的较佳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需先说明者,以下实施例及附图中,与本技术无关的元件已省略而未绘示,而 实施例及附图中所示的方向、尺寸比例皆仅为例示说明之用,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为 求容易了解起见,各元件间的尺寸比例以夸大绘之。图3A是本技术环境测试设备3的较佳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其包含一中空箱 体31、多个导流件33以及一控制器35。其中,中空箱体31具有多个侧壁31a、31b、31c、31d、 31e、31f彼此邻接,以定义出一容置空间容置待测物30。此外,相邻两侧壁内侧间的邻接部 分可分别定义出一邻接区域,以六个侧壁31a、31b、31C、31d、31e、31f而言,共可定义出八 个邻接区域々、8、(、03、?、6、!1,如图3B所示。各侧壁上可选择性包含多个风扇34a、34b、 3如、34(1、346、34厂348、3411,其中各该风扇可分别受控制器35的控制,以选择性地作为吸、 排气之用,共同地控制环境测试设备3内的环境条件,以进一步强化中空箱体31的对流效^ ο需注意,于本较佳实施例中,为方便放置待测物,中空箱体31于其中一侧壁位置, 例如,侧壁31f设置为一活动门扇,以方便启闭中空箱体31的容置空间取放待测物之用。 此外,上述多个导流件33是配合邻接区域的外形,设置于中空箱体31内部至少部份的邻接 区域上,以达到导引中空箱体内气体流向的功能。以本实施例而言,导流件33具有一长条状的外形,其部份侧面是分别与邻接区域内的二侧壁端缘紧密连接,未与二侧壁端缘连接 的其余部分侧面则裸露于中空箱体的容置空间中,这些裸露的表面适足以作为导引气流之 用。请同时参考图3A、图3B与图4,图4是图3A中有关导流件33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中 显示导流件33的轮廓横剖面,其包含角形、弧形及其组合,但并不以此为限,任何能协助导 引气流的导流结构皆为本技术的适例。导流件33的裸露表面适足以导引气流沿其裸 露表面流动,以强化中空箱体内的气体对流效果,减少现有结构中因二相互垂直侧壁间所 产生滞留流场的局部旋转涡流(vortex),藉以提升流场中流路的平顺度,达到均勻箱体内 温、湿度的目的。值得注意,前述导流件的外形并不限于长条状,其可配合环境测试设备中 空箱体31的轮廓而加以变化。在此需特别强调的是,为方便说明起见图3A仅绘示四个导流件33相对安装于图 3A所示的邻接区域A、C、E、G上,然而,安装导流件33的数量及位置并非仅局限于如图所示 的邻接区域上,实际上,可依流场需求,而选择性地设置于前述中空箱体31内的任何邻接 区域A、B、C、D、E、F、G、H上。而且,为避免过度减少活动门扇的面积,导流件33较佳地设 置于活动门扇以外的邻接区域,例如A、B、C、E、F、G上,或者将原本欲设置于邻接区域H、D 上的导流件,改以单面固设方式固定于活动门扇31f上,以利开启活动门扇31f后,固设于 活动门扇31f的导流件(图未示)上可连同门扇一并开启,使中空箱体不至因导流件的设 置而于活动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境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中空箱体,具有多个侧壁,其中该相邻两侧壁间的相邻部分定义一邻接区域;以及多个导流件,设置于至少部份的该邻接区域,适合导引该中空箱体内的一气体流向,以增加该中空箱体内流场分布的均匀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昆达
申请(专利权)人:李昆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