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技术,具体涉及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报警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过程也日益复杂,这使得安全生产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成为了企业保障安全生产、降低事故风险的必然选择。
2、在安全生产管理中,传统的监测系统主要依赖物联网传感器采集数据并上传至中心平台进行处理和预警。然而,实际上由于中心化平台的数据容易受到篡改或伪造,难以做到信息的完全可信与安全保障,不能为事故的追责、定责提供证据支撑。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由于数据传输和处理环节的复杂性,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相对变化,这就使得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存在一定程度的隐患。
3、传统的监测系统通过物联网在安全生产领域可以涵盖多种场景和情境,主要目的是在出现危险、突发事件或生产事故时,迅速向管理者传达重要信息,以确保生产安全和及时进行应急处置。然而,在传统系统的场景中,若出现数据被篡改或丢失的情况,将会对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从而影响到预警信息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可靠性,甚至可能延误应急响应和后续追责工作的进行。因此,确保数据的安全性与不可篡改性是非常重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报警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的监测系统主要依据传感器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报警,应用在工业生产的场景可能存在数据被篡改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区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报警信息处理方法,具体步骤:
4、步骤1、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5、通过物联网的传感器技术采集生产环境中的实时数据,并传送到处理器,当采集数据超过处理器预设阈值时,处理器触发报警;当触发报警时,处理器向传感器发送再次采集当前实时数据的命令,并将采集的实时数据进行初步格式处理将实时数据转换为相同的报警格式,作为报警通知,传输至中心平台。
6、步骤2、进行关键信息节点提取。
7、当报警通被中心平台中接收后,通过对报警通知进行分析提取出关键信息节点作为报警数据;报警数据包括报警事件发生时间、地点和报警内容的信息。
8、步骤3、使用sm3算法将关键信息节点进行哈希运算,生成一个唯一的哈希值;
9、步骤4、进行区块链存证,区块链交易生成。
10、将生成的哈希值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存证,生成交易记录,并生成存证编号。
11、交易记录包括哈希值、存证编号和存证时间。
12、步骤5、对数据进行保存与查询;报警数据的存证编号被保存至中心平台的数据库中,用于后续的数据查询与追溯。
13、步骤6、把处置过程数据进行存证。
14、在每次报警后,在报警处置过程中,处置过程记录的存证将按上述步骤1至5进行存证。
15、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步骤1中数据采集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环境数据。
16、物联网传感器包括部署在生产环境中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及压力传感器;传感器通过nb-it窄带物联网,将实时采集的数据实时传输到中心平台。
17、传感器采集到的实时数据是传感器输出的数值,传感器将实时数据传送到处理器后,处理器将传感器输出数值附带时间戳和具体传感器id,通过标准的协议将实时数据传输至中心平台。
18、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步骤1中预处理具体实施方法依次包括:数据验证与容错、报警通知接收与初步格式处理和生成标准化报警通知。
19、数据验证与容错包括数据预处理、冗余检查、数据一致性验证和容错处理。
20、对不同传感器的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将不同格式的数据转换成统一的标准格式。
21、在同一位置同一参数的监测是通过多个同类型传感器进行采集,多个同类型传感器采集的多个数据源进行冗余校验;在多个同类型传感器同时采集数据的情况下,会对不同每个传感器的数据进行一致性检查;当某个传感器出现故障时,会自动切换到备用传感器进行处理。
22、报警通知接收与初步格式处理依次进行触发报警、数据验证和数据的初步格式处理。
23、当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超出了处理器预设的阈值,立即触发报警;并且此时处理器将采集的实时数据进行验证校验数据是否符合预设报警范围、验证传感器id是否正确和检查时间戳是否合理,通过验证则进行报警,未通过验证则报异常。
24、当进行报警后将接收到的实时数据进行数据的初步格式处理成特定格式进行存储,首先将时间戳统一为标准格式;再根据报警触发条件,将报警事件分类,并统一报警信息的格式;然后从实时数据中提取传感器的id和实时的数据。
25、最后将报警信息和传感器的id和实时的数据生成标准化报警通知。
26、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提取出报警相关的关键信息节点具体实施方法,包括:
27、对报警通知采用自然语言处理nlp工具进行文本分析;对报警通知采用自然语言处理nlp工具进行分词处理,识别每个词语的词性;使用预训练的命名实体识别ner模型识别出文本中的关键信息节点,包括时间节点、地点节点和报警内容;然后从报警通知基于tf-idf方法进行关键词提取将提取到的关键词进行信息整合与结构化,采用正则表达式进行对关键信息进行结构化,将信息整理成数据库的形式,存放在中心平台中,每个报警通知对应一条报警数据,每条报警数据包括时间、地点和报警内容。
28、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步骤3具体包括:
29、先将每一个报警数据转换为一个字节序列,再对其进行填充,在数据的末尾追加一个1位,然后根据剩余的位数填充0直到数据长度与512位对齐,将填充后的数据分成多个512位的块。
30、处理每一数据块,对于每一个512位的数据块,采用sm3算法通过迭代压缩函数进行迭代处理,先进行扩展消息,将每个512位数据块扩展成64个32位的消息字,记为w0,w1,...,w63,然后采用迭代压缩函数,使用消息字w0到w63,依次与一系列常数值进行迭代计算,更新哈希值sm3算法进行64轮迭代,每轮对哈希值进行压缩和更新;最终通过所有的64轮迭代后,最终得到的是256位的哈希值。
31、完成所有数据块的处理后,sm3算法会输出最终的256位哈希值。
32、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区块链存证具体实施方法,包括:
33、首先通过哈希值结合与之对应的报警数据构建存证信息,存证信息包括:哈希值、时间戳和报警数据。
34、然后将构建完成的存证信息与区块链进行交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报警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报警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数据采集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环境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报警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预处理具体实施方法依次包括:数据验证与容错、报警通知接收与初步格式处理和生成标准化报警通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报警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出报警相关的关键信息节点具体实施方法,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报警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报警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块链存证具体实施方法,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报警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对数据保存的具体实施步骤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报警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置过程包括自动化记录、人工干预记录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报警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置过程记录的存证采用中心平台的数据库,所述数据库采用关系型数据库,创建一个专门存储处置操作的表,表中包括:时间戳、自动化记录、人工干预记录和数字签名。
10.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报警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应用于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报警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传感器监测模块、报警数据分析模块、区块链数据存证模块、数据存证查询模块和预警与处置记录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报警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报警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数据采集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环境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报警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预处理具体实施方法依次包括:数据验证与容错、报警通知接收与初步格式处理和生成标准化报警通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报警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出报警相关的关键信息节点具体实施方法,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报警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报警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块链存证具体实施方法,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军,李果,庄永忠,廖长明,敬志坚,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鼎安华智慧物联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