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提高生椰乳稳定性的制备工艺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提高生椰乳稳定性的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48658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04 17: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生椰乳稳定性的制备工艺,首先将椰子破壳取肉,研磨压榨至200‑400目获得粗椰乳,接着通过二氧化碳萃取设备进行脱脂处理。然后采用pH‑电子束循环,分阶段调整pH值、加热并进行电子束辐照。之后进行生椰乳调配,将椰子水、稳定剂、乳化剂、甜味剂加入粗椰乳中搅拌。最后对生椰乳进行均质处理并巴氏杀菌。其中,电子束辐照剂量为8‑15kGy,输出能量为10‑30MeV。稳定剂包括黄原胶、卡拉胶和瓜尔胶等,乳化剂为蔗糖脂肪酸酯或单甘脂,甜味剂有蔗糖、果糖和木糖醇等。该工艺能显著提高生椰乳的稳定性,减少分层等现象,改善口感质地和营养价值,延长保质期,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特别涉及一种提高生椰乳稳定性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1、随着人们对健康饮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生椰乳作为一种天然、营养丰富的饮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目前生椰乳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存在稳定性不足的问题,容易出现分层、沉淀等现象,影响了产品的品质和口感。

2、传统的生椰乳制备工艺往往采用简单的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处理,但这些方法往往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生椰乳的稳定性问题。特别是针对椰乳中的脂肪、蛋白质等成分,缺乏有效的分离与稳定技术,导致产品品质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提高生椰乳稳定性的制备工艺,解决上述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提高生椰乳稳定性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3、s1、原料预处理:将椰子破壳取肉,将椰肉研磨压榨至200-400目,获得粗椰乳;

4、s2、脱脂:将上述粗生椰乳置于二氧化碳萃取设备中,调整压力8-10mpa,温度在20-35℃,萃取3-5,再进入分离釜中,降低压力为5-7mpa,温度为25-35℃,进行分离20-40min,收集分离出的脂肪,得到脱脂后的粗椰乳;

5、s3、ph-电子束循环:第一阶段将脱脂后的粗椰乳调整ph为2.8-3.5,搅拌加热至35-44℃后进行电子束辐照40-70min,第二阶段调整粗椰乳ph为5.5-6.5,加热至45-50℃进行电子束辐照30-60min,第三阶段调整粗椰乳ph为7.6-8.5,加热至56-60℃进行电子束辐照20-40min,第三阶段调整粗椰乳ph为5.5-6.5,加热至45-50℃进行电子束辐照30-60min,取出粗椰乳;

6、s4、生椰乳调配:将椰子水、稳定剂、乳化剂、甜味剂加入至上述粗椰乳中,在400-800rpm下混合搅拌40-80min,调配制得生椰乳;

7、s5、均质处理:将上述生椰乳进行均质处理2-4次后取出,进行巴氏杀菌。

8、进一步的,所述s3中电子束辐照剂量均为8-15kgy,辐照输出能量为10-30mev。

9、进一步的,所述s4中稳定剂为包括但不限于黄原胶、卡拉胶和瓜尔胶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10、进一步的,所述s4中乳化剂为蔗糖脂肪酸酯或单甘脂。

11、进一步的,所述s4中甜味剂为包括但不限于蔗糖、果糖和木糖醇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12、进一步的,所述s4中调配的重量份包括20-40份椰子水,2-6份稳定剂,5-8份乳化剂,1-3份甜味剂和50-80份粗椰乳。

13、进一步的,所述s5均质压力为30-40mpa,均质温度为70-90℃,均质时间10-20min。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5、(1)多阶段处理协同增效:原料预处理将椰肉研磨至特定目数,获得细腻的粗椰乳,为后续稳定处理奠定基础。粗椰乳颗粒更细小,能更好地与其他成分相互作用,降低颗粒聚集和沉淀的可能性。脱脂过程采用二氧化碳萃取设备,精确控制压力和温度,有效去除脂肪。减少脂肪含量可降低因脂肪上浮或聚集而导致的分层风险,提高生椰乳的整体稳定性。ph-电子束循环工艺分多个阶段调整ph值并结合电子束辐照。不同ph条件下,蛋白质等成分的结构和性质发生变化,通过精确控制ph范围和加热温度,促使蛋白质分子在不同构象间转换,增强其与其他成分的相互作用能力。电子束辐照进一步引发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变化,促进蛋白质交联、提高抗氧化能力,减少不稳定因素。各阶段相互配合,协同提高生椰乳的稳定性。

16、(2)优化配方与工艺参数:生椰乳调配中,合理选择稳定剂、乳化剂和甜味剂。黄原胶、卡拉胶和瓜尔胶等稳定剂可增加生椰乳的黏稠度,提高体系的稳定性;蔗糖脂肪酸酯或单甘脂等乳化剂能改善脂肪的乳化状态,防止脂肪聚集;甜味剂则可根据需求调整口感,同时不影响稳定性。精确控制各成分的重量份,确保配方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均质处理严格控制压力、温度和时间。在适宜的均质压力下,生椰乳中的颗粒被进一步细化并均匀分散,提高了体系的均匀性;合适的均质温度有助于保持生椰乳的稳定性,避免因温度过高或过低对成分产生不良影响;合理的均质时间确保处理效果充分,使生椰乳在微观结构上更加稳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生椰乳稳定性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生椰乳稳定性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电子束辐照剂量均为8-15kGy,辐照输出能量为10-30MeV。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生椰乳稳定性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稳定剂包括但不限于黄原胶、卡拉胶和瓜尔胶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生椰乳稳定性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乳化剂为蔗糖脂肪酸酯或单甘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生椰乳稳定性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甜味剂包括但不限于蔗糖、果糖和木糖醇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生椰乳稳定性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调配的重量份包括20-40份椰子水,2-6份稳定剂,5-8份乳化剂,1-3份甜味剂和50-80份粗椰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生椰乳稳定性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5均质压力为30-40MPa,均质温度为70-90℃,均质时间10-20min。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生椰乳稳定性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生椰乳稳定性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电子束辐照剂量均为8-15kgy,辐照输出能量为10-30mev。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生椰乳稳定性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稳定剂包括但不限于黄原胶、卡拉胶和瓜尔胶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生椰乳稳定性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乳化剂为蔗糖脂肪酸酯或单甘脂。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喜楷胡文军郑立和王平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大好麦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