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正反转的气动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47024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04 17: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可正反转的气动工具。本体的容室经由复数第一、第二转向孔分别连通切换室,切换室另分别连通进气通道与排气通道;气缸容设于容室,气缸围构有一缸室且贯设有复数第一、第二贯孔,复数第一、第二贯孔分别连通复数第一、第二转向孔;转子转动地容设于缸室;切换阀件的进气导流道及该排气导流道不相互连通,且进气导流道的尺寸异于排气导流道的尺寸,进气导流道连通进气通道,排气导流道连通排气通道。当切换阀件位于该正转位置时,进气导流道连通至少一第一贯孔,排气导流道连通至少一第二贯孔,进气导流道所连通至少一第一贯孔的截面积总合异于排气导流道所连通至少一第二贯孔的截面积总合,进而形成不对等的进排气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与手工具有关,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正反转的气动工具


技术介绍

1、气动工具的动力源为压缩气体,具有环保、安全、输出稳定的特性,因此广受众多工作者喜爱跟信赖;其中,依据使用需求,气动工具可分为单向转动或是双向转动二种不同结构。一般常见的气动工具其组件结构基本上会包含有本体、气缸、导气结构及转子,本体设有进气流道、排气流道及容室,气缸容设定位于容室,转子可转动地容设于气缸,透过不同导气结构来驱使转子转动,进而产生不同的动力输出表现。

2、然而,目前市面上的气动工具于导气结构方面的设计依然存在有缺失,导致转子于转动时会时快时慢,令动力输出的稳定性不佳,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颖且具有进步性的可正反转的气动工具,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正反转的气动工具,可以迅速且顺畅地将气缸内的气体排出,能有效降低转子转动时的气体阻力,确保有高效率转换且稳定的动力输出。

2、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正反转的气动工具,包括:一本体、一气缸、一转子及一切换阀件。该本体包含有一容室、一切换室、复数第一转向孔、复数第二转向孔、一进气通道及一排气通道,该容室经由该复数第一转向孔与该复数第二转向孔分别连通该切换室,该切换室另分别连通该进气通道与该排气通道;该气缸容设于该容室,该气缸围构有一缸室,该气缸包含有一第一侧部及一第二侧部,于该第一侧部贯设有复数第一贯孔,该复数第一贯孔分别连通该复数第一转向孔,于该第二侧部贯设有复数第二贯孔,该复数第二贯孔分别连通该复数第二转向孔;该转子可转动地容设于该缸室;一切换阀件,插接于该切换室而可转动至一正转位置及一反转位置,该切换阀件包含有一进气导流道及一排气导流道,该进气导流道及该排气导流道不相互连通,且该进气导流道的尺寸异于该排气导流道的尺寸,该进气导流道连通该进气通道,该排气导流道连通该排气通道;其中,当该切换阀件位于该正转位置时,该进气导流道连通至少一该第一贯孔,该排气导流道连通至少一该第二贯孔,该进气导流道所连通至少一该第一贯孔的截面积总合异于该排气导流道所连通至少一该第二贯孔的截面积总合,进而形成不对等的进排气系统;其中,当该切换阀件位于该反转位置时,该进气导流道连通至少一该第二贯孔,该排气导流道连通至少一该第一贯孔,该进气导流道所连通至少一该第二贯孔的截面积总合异于该排气导流道所连通至少一该第一贯孔的截面积总合,进而形成不对等的进排气系统。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该气缸另贯设有复数呈间隔配置的释压孔,该复数释压孔连通该缸室以供该转子转动过程中受推挤的部分气体流出;其中,该复数释压孔的截面积总合系小于该复数第一贯孔的截面积总合或该复数第二贯孔的截面积总合。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该气缸另包含有一环凹槽,该环凹槽凹设于该气缸的外周壁,该环凹槽与该容室的内壁共同界定出一释压通道,该释压通道连通该复数释压孔与该排气通道。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该复数第二转向孔与该复数第一转向孔呈对称配置,该复数第二贯孔与该复数第一贯孔呈对称配置,该复数第一转向孔的开口轮廓投射至该第一侧部会形成一第一区及一第二区,复数该第一贯孔分设于该第一区与该第二区,位于该第一区内的该第一贯孔的态样异于位于该第二区内的该第一贯孔的态样。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位于该第二区的该第一贯孔的开口面积总和大于位于该第一区的该第一贯孔的开口面积总和。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位于该第一区的该第一贯孔的数量为复数个且沿该气缸的周向间隔配置。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位于该第二区的该第一贯孔的数量为复数个且沿该气缸的轴向间隔配置。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该气缸另包含有一减重孔,该减重孔凹设于该气缸的外壁。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该切换阀件另包含有一呈柱状的身部及一操作部,该身部凸伸于该操作部用以插入该切换室,该进气导流道及该排气导流道系分别径向凹设于该身部的外周壁且位于该身部的相对二侧;其中,该进气导流道系沿该身部的周向延伸且于该身部的轴向上未贯通该身部,该排气导流道系沿该身部的轴向延伸贯通该身部;其中,该复数第一转向孔沿平行该身部的轴向的延伸方向呈间隔排列,该复数第二转向孔沿平行该身部的轴向的延伸方向呈间隔排列,该排气导流道于该身部的轴向上的长度大于该进气导流道于该身部的轴向上的长度。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该气缸另贯设有复数呈间隔配置的释压孔,该复数释压孔连通该缸室以供该转子转动过程中受推挤的部分气体流出;其中,该复数释压孔的截面积总合系小于该复数第一贯孔的截面积总合或该复数第二贯孔的截面积总合;该气缸另包含有一环凹槽,该环凹槽凹设于该气缸的外周壁,该环凹槽与该容室的内壁共同界定出一释压通道,该释压通道连通该复数释压孔与该排气通道;位于该第一区的该第一贯孔的数量为复数个且沿该气缸的周向间隔配置;位于该第二区的该第一贯孔的数量为复数个且沿该气缸的轴向间隔配置;该气缸另包含有一减重孔,该减重孔凹设于该气缸的外壁;该切换阀件另包含有一呈柱状的身部及一操作部,该身部凸伸于该操作部用以插入该切换室,该进气导流道及该排气导流道系分别径向凹设于该身部的外周壁且位于该身部的相对二侧;其中,该进气导流道系沿该身部的周向延伸且于该身部的轴向上未贯通该身部,该排气导流道系沿该身部的轴向延伸贯通该身部;其中,该复数第一转向孔沿平行该身部的轴向的延伸方向呈间隔排列,该复数第二转向孔沿平行该身部的轴向的延伸方向呈间隔排列,该排气导流道于该身部的轴向上的长度大于该进气导流道于该身部的轴向上的长度;各该释压孔呈圆孔;该第二区的面积大于该第一区;于该第一区的各该第一贯孔为圆孔,于该第二区的各该第一贯孔为长条孔;该缸室系偏心设置于该气缸。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正反转的气动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正反转的气动工具,其特征在于,该气缸另贯设有复数呈间隔配置的释压孔,该复数释压孔连通该缸室以供该转子转动过程中受推挤的部分气体流出;其中,该复数释压孔的截面积总合系小于该复数第一贯孔的截面积总合或该复数第二贯孔的截面积总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正反转的气动工具,其特征在于,该气缸另包含有一环凹槽,该环凹槽凹设于该气缸的外周壁,该环凹槽与该容室的内壁共同界定出一释压通道,该释压通道连通该复数释压孔与该排气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正反转的气动工具,其特征在于,该复数第二转向孔与该复数第一转向孔呈对称配置,该复数第二贯孔与该复数第一贯孔呈对称配置,该复数第一转向孔的开口轮廓投射至该第一侧部会形成一第一区及一第二区,复数该第一贯孔分设于该第一区与该第二区,位于该第一区内的该第一贯孔的态样异于位于该第二区内的该第一贯孔的态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正反转的气动工具,其特征在于,位于该第二区的该第一贯孔的开口面积总和大于位于该第一区的该第一贯孔的开口面积总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正反转的气动工具,其特征在于,位于该第一区的该第一贯孔的数量为复数个且沿该气缸的周向间隔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正反转的气动工具,其特征在于,位于该第二区的该第一贯孔的数量为复数个且沿该气缸的轴向间隔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正反转的气动工具,其特征在于,该气缸另包含有一减重孔,该减重孔凹设于该气缸的外壁。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其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正反转的气动工具,其特征在于,该切换阀件另包含有一呈柱状的身部及一操作部,该身部凸伸于该操作部用以插入该切换室,该进气导流道及该排气导流道系分别径向凹设于该身部的外周壁且位于该身部的相对二侧;其中,该进气导流道系沿该身部的周向延伸且于该身部的轴向上未贯通该身部,该排气导流道系沿该身部的轴向延伸贯通该身部;其中,该复数第一转向孔沿平行该身部的轴向的延伸方向呈间隔排列,该复数第二转向孔沿平行该身部的轴向的延伸方向呈间隔排列,该排气导流道于该身部的轴向上的长度大于该进气导流道于该身部的轴向上的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正反转的气动工具,其特征在于,该气缸另贯设有复数呈间隔配置的释压孔,该复数释压孔连通该缸室以供该转子转动过程中受推挤的部分气体流出;其中,该复数释压孔的截面积总合系小于该复数第一贯孔的截面积总合或该复数第二贯孔的截面积总合;该气缸另包含有一环凹槽,该环凹槽凹设于该气缸的外周壁,该环凹槽与该容室的内壁共同界定出一释压通道,该释压通道连通该复数释压孔与该排气通道;位于该第一区的该第一贯孔的数量为复数个且沿该气缸的周向间隔配置;位于该第二区的该第一贯孔的数量为复数个且沿该气缸的轴向间隔配置;该气缸另包含有一减重孔,该减重孔凹设于该气缸的外壁;该切换阀件另包含有一呈柱状的身部及一操作部,该身部凸伸于该操作部用以插入该切换室,该进气导流道及该排气导流道系分别径向凹设于该身部的外周壁且位于该身部的相对二侧;其中,该进气导流道系沿该身部的周向延伸且于该身部的轴向上未贯通该身部,该排气导流道系沿该身部的轴向延伸贯通该身部;其中,该复数第一转向孔沿平行该身部的轴向的延伸方向呈间隔排列,该复数第二转向孔沿平行该身部的轴向的延伸方向呈间隔排列,该排气导流道于该身部的轴向上的长度大于该进气导流道于该身部的轴向上的长度;各该释压孔呈圆孔;该第二区的面积大于该第一区;于该第一区的各该第一贯孔为圆孔,于该第二区的各该第一贯孔为长条孔;该缸室系偏心设置于该气缸。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正反转的气动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正反转的气动工具,其特征在于,该气缸另贯设有复数呈间隔配置的释压孔,该复数释压孔连通该缸室以供该转子转动过程中受推挤的部分气体流出;其中,该复数释压孔的截面积总合系小于该复数第一贯孔的截面积总合或该复数第二贯孔的截面积总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正反转的气动工具,其特征在于,该气缸另包含有一环凹槽,该环凹槽凹设于该气缸的外周壁,该环凹槽与该容室的内壁共同界定出一释压通道,该释压通道连通该复数释压孔与该排气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正反转的气动工具,其特征在于,该复数第二转向孔与该复数第一转向孔呈对称配置,该复数第二贯孔与该复数第一贯孔呈对称配置,该复数第一转向孔的开口轮廓投射至该第一侧部会形成一第一区及一第二区,复数该第一贯孔分设于该第一区与该第二区,位于该第一区内的该第一贯孔的态样异于位于该第二区内的该第一贯孔的态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正反转的气动工具,其特征在于,位于该第二区的该第一贯孔的开口面积总和大于位于该第一区的该第一贯孔的开口面积总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正反转的气动工具,其特征在于,位于该第一区的该第一贯孔的数量为复数个且沿该气缸的周向间隔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正反转的气动工具,其特征在于,位于该第二区的该第一贯孔的数量为复数个且沿该气缸的轴向间隔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正反转的气动工具,其特征在于,该气缸另包含有一减重孔,该减重孔凹设于该气缸的外壁。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其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正反转的气动工具,其特征在于,该切换阀件另包含有一呈柱状的身部及一操作部,该身部凸伸于该操作部用以插入该切换室,该进气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志明林添赖泊壬
申请(专利权)人:海峰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