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搭载于车辆的悬架装置。
技术介绍
1、日本特开2008-308098公开有车辆用的主动悬架装置。主动悬架装置构成为通过使用致动器,能够使车轮主动地上下移动。更详细而言,在致动器的输出旋转轴连结扭动部的一端。扭动部的另一端经由连杆与悬架臂连结。若通过致动器使扭动部扭转,则经由连杆将其扭转力矩转换为上下方向的力,并施加给悬架臂。在日本特开2008-308098中,致动器在沿着扭动部的轴向分离的两个部位被橡胶衬套支承。
2、在利用了扭杆的主动悬架装置中,悬架刚度增加与扭杆的刚性对应的大小。例如对于高频振动的控制而言,并不期望悬架刚度的增加。为了抑制悬架刚度的增加,也可以考虑使扭杆本身变软。然而,若使扭杆变细,则扭杆容易因强度不足而断裂。在使扭杆变长的情况下,产生重量增加、尺寸增加之类的问题。若扭杆本身的扭转刚性变低,则依然产生强度不足的问题。这样,减少悬架刚度虽然重要,但是并不简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提供一种在利用了扭杆的主动悬架装置中能够有效地减少悬架刚度的悬架装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架装置,搭载于车辆,其特征在于,
2.一种悬架装置,搭载于车辆,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架装置,搭载于车辆,其特征在于,
2.一种悬架装置,搭载于车辆,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架装...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