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扶手、座椅、车辆、姿态调节组件和座椅扶手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46598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04 17: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座椅扶手、座椅、车辆、姿态调节组件和座椅扶手屏,包括:扶手主体,具有屏幕安装面,屏幕安装面设有收纳槽;姿态调节组件,设于扶手主体且包括转动机构和连杆机构,连杆机构与转动机构可转动地连接;显示屏,显示屏具有显示面且安装于连杆机构,转动机构沿其周向带动连杆机构运动,以带动显示屏在收纳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翻转;显示屏处于收纳位置时收纳于收纳槽内,显示面与屏幕安装面平齐;显示屏处于伸出位置时,显示屏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收纳槽外,显示面的邻近屏幕安装面的边沿构成翻转边沿,翻转边沿与屏幕安装面平齐。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座椅扶手能够收纳和升起显示屏,显示屏的运动所需空间较小,具有外观平整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是涉及一种座椅扶手、座椅、车辆、姿态调节组件和座椅扶手屏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的座椅扶手通常设有显示屏,且显示屏能够相对于座椅扶手的主体移动,以升起显示屏便于用户观看,但是,相关技术中的显示屏在收纳和升起时的所需空间都较大,不利于节省车内空间,而且,显示屏在升起的过程中,屏幕整体会向前移且屏幕的翻转边缘的位置会下沉,不仅会影响用户的观看体验,且显示屏和座椅扶手的主体之间的间隙会变小,可能出现夹手的现象,座椅扶手整体的防尘防水性能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座椅扶手,该座椅扶手能够收纳和升起显示屏,而且显示屏的运动所需空间较小,具有占用空间小、便于观看和外观平整等优点。

2、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座椅扶手的座椅。

3、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座椅的车辆。

4、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用于显示屏的姿态调节组件。

5、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的轴向与所述显示屏的翻转轴线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的翻转轴线与所述显示面的翻转边沿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的两端的转动轴线平行设置且平行于所述转动机构的轴向。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弧形板段,所述支架带动所述显示屏绕所述弧形板段的中心轴线翻转,所述弧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的轴向与所述显示屏的翻转轴线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的翻转轴线与所述显示面的翻转边沿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的两端的转动轴线平行设置且平行于所述转动机构的轴向。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弧形板段,所述支架带动所述显示屏绕所述弧形板段的中心轴线翻转,所述弧形板段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显示面的翻转边沿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平板段,所述平板段连接于所述弧形板段的弧长方向的一侧,所述显示屏安装于所述平板段,所述连杆的所述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平板段和所述弧形板段的连接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处于所述收纳位置时,所述弧形板段位于所述扶手主体的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姿态调节组件还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段与所述导向腔的内壁之间设有阻尼件,所述阻尼件用于对所述支架的转动施加阻尼力。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件分设于所述弧形板段的轴向两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件为阻尼套,所述弧形板段的轴向两侧设有插块,所述插块插入所述阻尼套;

1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姿态调节组件还包括: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布置于所述转动机构的轴向的一端。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轴套的外周面设有沿所述连杆轴套的轴向间隔设置的第一轴耳,每个所述第一轴耳设有所述第一轴孔,所述连杆的所述一端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一轴耳之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片和所述传动块中的一个设有卡槽且另一个设有卡齿,所述卡齿插入所述卡槽,以使所述传动块与所述传动轴同步转动。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为沿所述环片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卡齿为沿所述传动块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多个所述卡齿一一对应地插入多个所述卡槽内。

24.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

25.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的外周面设有凹槽,所述固定件为卡簧,所述卡簧卡接于所述凹槽内。

26.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电机,所述姿态调节组件还包括减速增扭机构,所述传动轴通过所述减速增扭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减速增扭机构包括: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蜗杆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电机轴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一级齿轮的中心轴线与所述二级蜗杆的中心轴线重合且垂直于所述一级蜗杆的中心轴线,所述二级齿轮的中心轴线与所述传动轴的中心轴线重合且垂直于所述二级蜗杆。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的外周面和所述二级齿轮的内周面中的一个设有传动筋且另一个设有传动槽,所述传动筋插入所述传动槽,以使所述二级齿轮与所述传动轴同步转动。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筋为沿所述传动轴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传动槽为沿所述二级齿轮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多个所述传动筋一一对应地插入多个所述传动槽。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筋设于所述传动轴的外周面,所述传动筋的背向所述连杆轴套的一端具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的高度向远离所述连杆轴套的方向逐渐减小。

31.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构造有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面;

32.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第一限位筋和第二限位筋,所述第一限位筋和所述第二限位筋间隔设置,所述连杆位于所述第一限位筋和所述第二限位筋之间,所述第一限位筋和所述第二限位筋形成有所述第一限位面。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构造有限位块,所述显示屏从所述伸出位置翻转至所述收纳位置时,所述限位块止抵于所述第一限位面。

34.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限位折板,所述限位折板连接于所述弧形板段的弧长方向的远离所述显示屏的一侧;

3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

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8.一种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37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扶手。

3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座椅。

40.一种用于显示屏的姿态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茹双鹭白胜杜菊华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