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护理设备,具体为一种心内科介入术后肢体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1、心脏介入手术是一种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手术,包括了冠状动脉造影术、起搏器植入术、心脏射频消融术等多种类型,其术后护理对患者身体的恢复十分重要。
2、申请号202220172200.5公开了一种心内科介入术后肢体护理装置,通过设置有两组可调节间距的固定装置,进而可以根据病床的宽度进行调节,更加便捷,且固定的位置可以根据患者需求自行选择,可以固定在床头、床中间以及床尾,再配合防滑块的设置,固定效果更好。
3、上述申请的固定架,无法根据需求对角度进行调节,难以贴合肢体的同时,体积较大,不便于进行收纳和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心内科介入术后肢体护理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心内科介入术后肢体护理装置,包括折叠支架,所述折叠支架的外侧套接有两个第一滑套,两个所述第一滑套的底部均连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内科介入术后肢体护理装置,包括折叠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支架(1)的外侧套接有两个第一滑套(2),两个所述第一滑套(2)的底部均连接有支撑架(3),两个所述第一滑套(2)的顶部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5),所述支撑架(3)的底部安装有定位器(4),所述折叠支架(1)的外壁且位于两个第一滑套(2)的一侧均套接有第二滑套(6),所述第二滑套(6)的底部安装有调节器(7),所述调节器(7)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护理架(8),所述第一护理架(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杆(9),所述限位杆(9)的底部连接有第二护理架(10),所述第二滑套(6)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内科介入术后肢体护理装置,包括折叠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支架(1)的外侧套接有两个第一滑套(2),两个所述第一滑套(2)的底部均连接有支撑架(3),两个所述第一滑套(2)的顶部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5),所述支撑架(3)的底部安装有定位器(4),所述折叠支架(1)的外壁且位于两个第一滑套(2)的一侧均套接有第二滑套(6),所述第二滑套(6)的底部安装有调节器(7),所述调节器(7)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护理架(8),所述第一护理架(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杆(9),所述限位杆(9)的底部连接有第二护理架(10),所述第二滑套(6)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11),所述调节器(7)的内壁开设有凹槽(12),所述凹槽(1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蜗轮(13)和蜗杆(14),所述蜗轮(13)和蜗杆(14)之间啮合,所述调节器(7)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扭(15),所述蜗轮(13)和蜗杆(14)分别与第一护理架(8)和转扭(15)固定连接,所述折叠支架(1)包括第一支架(111)和第二支架(112),所述第一支架(111)和第二支架(112)之间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介入术后肢体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9)的外侧套接有伸缩弹簧(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晶,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