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材料,进一步地说,是涉及一种颅骨损伤修复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骨组织是人体重要的组织,起到保护内脏、支撑身体、促进运动、产生血细胞、调节血液ph值、储存和释放脂肪和矿物质等作用。
2、天然的骨组织具有自愈合能力,但当缺损区域达到临界阈值(颅骨5mm),就需要借助手术干预。自体移植是骨修复的“金标准”,但供体有限,还会引发供体部位相关并发症等问题;而异体移植存在纤维性骨不连、炎症和微裂纹扩展等问题,导致植入失败。因此,组织工程支架在骨再生领域的发展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3、人工支架的制备方式有许多种,如静电纺丝、3d打印、冷冻干燥、水凝胶法等。静电纺丝技术所制备的纳米纤维支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孔隙率较高。静电纺丝法包括溶液静电纺丝和融熔静电纺丝。其中,溶液静电纺丝中采用的有机溶剂具有毒性和挥发性,会发生溶剂残留,不适于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应用;且对环境不友好,溶剂回收成本高。熔融静电纺丝与传统的溶液静电纺丝相比,具有无溶剂、环保的优点,静电纺丝技术还难以实现特殊结构设计的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颅骨损伤修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是由高分子聚合物为基础材料通过近场直写熔融技术打印得到的有序纤维结构的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颅骨损伤修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序纤维结构为多个有序排列连接的纤维形成的多边形结构、圆形结构或蛛网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颅骨损伤修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厚度为100~5000μm;所述有序纤维结构中纤维的直径为1~2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颅骨损伤修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蛛网结构由多个同心圆通过多个径向排列的纤维连接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颅骨损伤修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是由高分子聚合物为基础材料通过近场直写熔融技术打印得到的有序纤维结构的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颅骨损伤修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序纤维结构为多个有序排列连接的纤维形成的多边形结构、圆形结构或蛛网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颅骨损伤修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厚度为100~5000μm;所述有序纤维结构中纤维的直径为1~2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颅骨损伤修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蛛网结构由多个同心圆通过多个径向排列的纤维连接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佳佳,方蕾,贾智杰,张朝旭,田丰,张立群,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化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