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济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针对管体或弹簧内壁的高效喷丸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43453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28 18: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针对管体或弹簧内壁的高效喷丸设备,包括支撑板、导流压板、集成板、升降器、喷丸管和丸料收集仓。其中:所述支撑板水平固定设置,其板面上具有均匀分布的通孔。可升降式的所述导流压板平行设置在支撑板的上方。所述集成板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在支撑板的正下方,且该集成板与所述升降器连接。所述喷丸管的侧壁上均匀布满喷丸孔,该喷丸管竖向固定在集成板的上表面上,每个所述通孔均对应一根喷丸管,从而形成阵列式喷枪机构。所述丸料收集仓呈锥形结构,其设置在所述集成板的下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喷丸设备能够对管体或弹簧内壁进行批量化喷丸处理,而且喷丸均匀性高,显著提高了针对这类特殊零部件的喷丸处理效率,降低了处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喷丸,尤其涉及一种针对管体或弹簧内壁的高效喷丸设备


技术介绍

1、‌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2、喷丸处理是利用高速运动的钢丸、陶瓷丸等对工件表面进行持续撞击,从而使工件表层发生塑性变形,形成残余压应力层,其有助于抵消在工件服役过程中受到的部分拉应力,提高工件的疲劳强度和耐磨性。这种表面强化工艺目前广泛应用于机械零部件的加工。传统喷丸设备大多用于零部件外表面的强化处理,而对于管体或弹簧件等具有内表面的工件,现有的喷丸技术难以有效覆盖其内壁,而且在进行喷丸内表面作业时,喷丸均匀性较差,难以达到理想的清洁与强化效果。

3、为了克服上述问题,目前通常采用过喷的方式保证管体或弹簧件的内表面被尽量全面地处理到,但这种方法不仅更加耗时,提高了生产成本和生产周期长,而且过喷还容易造成工件的局部位置被过度损伤。另外,再加上目前的喷丸设备对丸料的回收与再利用效率较低,并不能很好地适于管体或弹簧内壁的喷丸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对管体或弹簧内壁的高效喷丸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管体或弹簧内壁的高效喷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丸管、丸粒储存罐、空压机依次连接,以便利用高速气流将所述丸粒储存罐中的丸粒送入到喷丸管中进行喷丸处理;所述丸料收集仓与丸粒储存罐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管体或弹簧内壁的高效喷丸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工件定位装置,其锥形管的上端口具有外沿板,下端口内壁上具有间隔分布的凸块;支撑板上的所述通孔为与该锥形管匹配的锥形口,且该锥形管位于所述通孔中,所述外沿板支撑在支撑板的上表面上,且所述喷丸管能够进出锥形管的下端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对管体或弹簧内壁的高效喷丸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管体或弹簧内壁的高效喷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丸管、丸粒储存罐、空压机依次连接,以便利用高速气流将所述丸粒储存罐中的丸粒送入到喷丸管中进行喷丸处理;所述丸料收集仓与丸粒储存罐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管体或弹簧内壁的高效喷丸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工件定位装置,其锥形管的上端口具有外沿板,下端口内壁上具有间隔分布的凸块;支撑板上的所述通孔为与该锥形管匹配的锥形口,且该锥形管位于所述通孔中,所述外沿板支撑在支撑板的上表面上,且所述喷丸管能够进出锥形管的下端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对管体或弹簧内壁的高效喷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位于支撑板上表面上的凹槽中,且所述外沿板位于该凹槽中并与支撑板上表面上齐平。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对管体或弹簧内壁的高效喷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管的锥形侧壁的倾斜角度为5~15°。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对管体或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均民牛金涛辛达蔚黄浩尹逊翔刘文潮温道胜王相宇乔阳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