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组网协同配合的深海水下目标探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43295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28 18: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组网协同配合的深海水下目标探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深海捕捞作业领域,该方法包括:以多艘渔船协同配合建立探测组网;放飞预设数量的跨介质飞行器并捕捉水下目标的水下目标信号,根据探测位置信息令跨介质飞行器接近水下目标并确定水下目标是否为鱼群目标以及鱼群目标是否为捕捞鱼群种类;令跨介质飞行器对鱼群目标进行持续跟踪;获取鱼群目标的探测信号以及鱼群目标所在位置的海洋环境信息,并根据海洋环境信息以及探测信号,确定鱼群目标是否适合捕捞;根据鱼群目标的种类确定适宜捕捞环境参数建立捕捞组网,并根据捕捞组网指导渔船进行捕捞作业。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了单船捕捞过程中水下目标探测过程的丢失,提升深海捕捞的效率和科学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深海捕捞作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组网协同配合的深海水下目标探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1、深海鱼类物种通常具有寿命长、繁殖力低和生长缓慢的特点,这些深海鱼类容易受到过度捕捞的影响。为了避免对深海鱼类过度的捕捞,超过海洋生态系统能够平衡弥补的限度,进而导致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退化,深海捕捞作业时需要进行选择性的捕捞。因此可以探测鱼群种类、个体大小以及鱼类年龄的辅助设备并以此辅助捕鱼具有其必要性。这些辅助设备可以指导作业人员或者设备选择性捕捞处于成熟期的鱼群,避免捕捞处于繁殖期的鱼群以及还未发育成熟的鱼群,对于保护海洋物种、维护生态平衡以及避免过度捕捞具有深远意义和社会价值。

2、目前利用单搜渔船探测水下目标时,是以该渔船自身为坐标系标注水下目标的位置坐标,但由于单搜渔船的探测范围有限,对于大面积海域的水下探测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当遇到海域较大,单艘渔船的探测范围是不能够完全覆盖探索区域的,导致存在探测盲区,既影响到了捕捞效率又影响到了科学的深海捕捞。

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应对于上述情况的更具效率以及更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组网协同配合的深海水下目标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组网协同配合的深海水下目标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多艘渔船协同配合建立探测组网,确定探测组网的中心渔船,并以中心渔船建立探测坐标系,具体包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组网协同配合的深海水下目标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渔船放飞预设数量的跨介质飞行器并捕捉水下目标的水下目标信号,根据获取水下目标信号对应的渔船,确定水下目标信号源头的水下目标在探测坐标系中的探测位置信息,根据探测位置信息令跨介质飞行器接近水下目标并确定水下目标是否为鱼群目标以及鱼群目标是否为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组网协同配合的深海水下目标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组网协同配合的深海水下目标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多艘渔船协同配合建立探测组网,确定探测组网的中心渔船,并以中心渔船建立探测坐标系,具体包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组网协同配合的深海水下目标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渔船放飞预设数量的跨介质飞行器并捕捉水下目标的水下目标信号,根据获取水下目标信号对应的渔船,确定水下目标信号源头的水下目标在探测坐标系中的探测位置信息,根据探测位置信息令跨介质飞行器接近水下目标并确定水下目标是否为鱼群目标以及鱼群目标是否为捕捞鱼群种类,具体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组网协同配合的深海水下目标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鱼群目标的探测信号以及鱼群目标所在位置的海洋环境信息,并根据海洋环境信息以及探测信号,确定鱼群目标是否适合捕捞,具体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组网协同配合的深海水下目标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海洋环境信息以及声纹图像信息,确定鱼群目标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海岳东芳刘海义刘胜杜博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