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潮报警线束及其整合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42100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28 1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防潮报警线束及其整合方法,属于电线电缆技术领域。包括线束芯线,线束芯线外包覆有防水耐磨保护套,线束芯线包括若干根多种规格的动力控制单芯电线、打孔报警线和备用芯线,线束芯线的缝隙间填充有阻水填充绳。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机车车体内部敷设的数量众多不同规格的单芯电源线进行排列设计,并通过集合打孔报警线、备用芯线、阻水填充绳以及防水耐磨保护套等独特的设计,赋予了机车动力传输电缆优秀的防潮、防腐蚀、耐磨、长寿命等特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线束布线具有施工便捷、美观、方便后期线束维护、可缩短维修时间等特点,大幅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为机车车辆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传输性能。避免了列车运行过程中诸多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线电缆,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防潮报警线束及其整合方法


技术介绍

1、机车车辆电缆主要用于机车车体内部,作为车辆信号控制、动力传输、网络通信的主要连接通道,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列车行车安全。

2、机车车辆电缆(车载电缆),主要安装在机车车体内部,敷设空间狭小,敷设环境非常复杂,往往同一电缆槽内需要同时敷设各种不同线缆(无保护紧密排列)。而对于车体内部敷设的数量众多的单芯电源线,用户通常采用直接敷设或简易捆扎方式布线。由于这类产品既无外皮保护,又属于薄壁绝缘(为节省空间,一般绝缘层厚度仅为0.18~0.25mm),在列车长期运行过程中,经常由于频繁震动摩擦损伤绝缘层,影响产品质量,造成安全隐患。此外,南方潮湿地区常年空气湿度极大,而机车类电缆绝缘多采用无卤低烟阻燃辐照交联聚烯烃材料,这类材料易吸潮,尤其是线缆槽内有较大水汽时,绝缘性能急速下降,对列车行车安全造成较大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防潮报警线束及其整合方法,将不同单芯电缆进行整合,以线束集成方式代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防潮报警线束,包括线束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芯线外包覆有防水耐磨保护套(1),线束芯线包括若干根多种规格的动力控制单芯电线(2)、打孔报警线(3)和备用芯线(4),线束芯线的缝隙间填充有阻水填充绳(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潮报警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孔报警线(3)有两根,分别位于线束芯线两侧,打孔报警线(3)包括直径为0.5mm的实心软圆铜线,所述实心软圆铜线上挤包一层PE绝缘套,所述绝缘套上沿其长度方向等间距开设有多个孔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潮报警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芯线(4)包括一根规格与动力控制单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防潮报警线束,包括线束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芯线外包覆有防水耐磨保护套(1),线束芯线包括若干根多种规格的动力控制单芯电线(2)、打孔报警线(3)和备用芯线(4),线束芯线的缝隙间填充有阻水填充绳(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潮报警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孔报警线(3)有两根,分别位于线束芯线两侧,打孔报警线(3)包括直径为0.5mm的实心软圆铜线,所述实心软圆铜线上挤包一层pe绝缘套,所述绝缘套上沿其长度方向等间距开设有多个孔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潮报警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芯线(4)包括一根规格与动力控制单芯电线(2)中最大规格相同的单芯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潮报警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控制单芯电线(2)包括4根0.5mm2动力控制芯线、5根0.75mm2动力控制芯线、3根1.0mm2动力控制芯线、5根1.5mm2动力控制芯线、4根2.5mm2动力控制芯线,所述备用芯线(4)包括1根1.0mm2备用芯线和一根2.5mm2备用芯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潮报警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耐磨保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淳李俊霞闫春子方宇侯智峰
申请(专利权)人:天水铁路电缆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