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致变色,电容功能薄膜,尤其涉及一种氧化镍纳米三角电致变色储能双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开发具有高能源效率的材料有利于应对当今存在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电致变色材料它可以通过由外部电压触发的可逆氧化还原反应来控制太阳光的吸收和传输。此外,该材料可以调节可见光和热辐射,有利于在不同季节保持办公大楼和家庭的舒适温度,从而达到节能目的。超级电容器被认为是一种极具前景的储能器件,它利用电荷的可逆插入/移除实现能量的存储。由于两者类似的工作原理,氧化镍材料在快速电荷转移过程中同时表现出电致变色和电能存储特性,将电致变色和储能在单一电极上进行统一可以大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非晶氧化镍拥有大量的小离子存储位点和多种离子传输通道,纳米结构氧化镍则可以大幅减小离子传输路径,扩大电极与电解质间的接触面积。非晶纳米结构氧化镍具有优异的光学对比度、快速的响应速度和高面电容,因此对于具有节能和储能双重功能的先进纳米器件来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氧化镍纳米三角电致变色储能双功能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材料具有分级的非晶多孔纳米三角岛状组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镍纳米三角电致变色储能双功能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材料由尺寸均一且密排的非晶多孔纳米三角岛状组织组成,非晶多孔纳米三角岛状组织的尺寸为100-500nm,非晶多孔纳米三角岛状组织均匀分布,相邻的非晶多孔纳米三角岛状组织间存在空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氧化镍纳米三角电致变色储能双功能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镍纳米三角电致变色储能双功能材料的可见光调制幅度为60~70%,近红外光调制幅度为20~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氧化镍纳米三角电致变色储能双功能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材料具有分级的非晶多孔纳米三角岛状组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镍纳米三角电致变色储能双功能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材料由尺寸均一且密排的非晶多孔纳米三角岛状组织组成,非晶多孔纳米三角岛状组织的尺寸为100-500nm,非晶多孔纳米三角岛状组织均匀分布,相邻的非晶多孔纳米三角岛状组织间存在空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氧化镍纳米三角电致变色储能双功能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镍纳米三角电致变色储能双功能材料的可见光调制幅度为60~70%,近红外光调制幅度为20~30%,完全着色时间为2~4s,褪色时间为1~2s,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英迪,郑玉雷,汤凯,叶龙强,惠贞贞,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