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变电工程址-线并行优选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41234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25 1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变电工程址‑线并行优选方法及系统,包括:构建输变电工程生态影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研究区域数据空间,得到每一个指标对应的生态敏感区等级图;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将各指标的生态敏感区等级图通过加权叠加的方式,得到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图;对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图进行栅格转面操作,得到生态脆弱区数字化边界,叠加断层栅格数据、已建设输变电工程以及待规划输变电工程图层,基于最终生成的可视化面数据进行输变电工程选址;结合选址信息,直接生成生态影响最小的路径,得到输变电工程选线策略。本发明专利技术有利于系统地评估输变电工程可能的环境影响,以确保工程在环境上的最佳实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输变电工程选址选线,尤其涉及一种输变电工程址-线并行优选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2、输变电工程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输送和分配电力的关键任务,其规划与建设直接关系到电力供应的稳定和可靠。

3、传统的输变电工程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往往重视工程效率和成本控制,对环境生态保护的考虑不足;研究发现,输电线路的建设和运营是导致森林破坏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工程建设会破坏自然栖息地,从而导致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下降,同时,若未采取适当防护措施,工程建设则会导致地表植被被破坏,增加水土流失的风险。另外,大规模的工程建设会直接改变土地利用方式,进而影响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

4、由于缺乏生态敏感区域分布有关数据,以及缺少对输变电工程生态影响的多维度考虑,基于生态影响的输变电工程选址选线方法在信息化程度方面低,评价指标体系片面,在选址选线阶段无法快速、及时和准确评估输变电工程对生态敏感点的影响。p>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变电工程址-线并行优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变电工程址-线并行优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变电工程生态影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地质环境异质性指标和气候变化敏感性指标,其中,地质环境异质性指标包括:高程、坡度和土壤侵蚀二级指标;气候变化敏感性指标包括:土地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和水体欧氏距离二级指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输变电工程址-线并行优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地侵蚀数据的获取为:A=P*C*R*K*L*S;其中,A为土壤侵蚀量,P为保持措施因子,C为植被覆盖因子,L为坡长因子,S为坡度因子,R为降水侵蚀力因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变电工程址-线并行优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变电工程址-线并行优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变电工程生态影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地质环境异质性指标和气候变化敏感性指标,其中,地质环境异质性指标包括:高程、坡度和土壤侵蚀二级指标;气候变化敏感性指标包括:土地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和水体欧氏距离二级指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输变电工程址-线并行优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地侵蚀数据的获取为:a=p*c*r*k*l*s;其中,a为土壤侵蚀量,p为保持措施因子,c为植被覆盖因子,l为坡长因子,s为坡度因子,r为降水侵蚀力因子,k为土壤可蚀性因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输变电工程址-线并行优选方法,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输变电工程址-线并行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建光崔相宇魏清泉张永邵冬亮尹彦涛许光可臧玉魏李乐丰胡杨林侯肖邦张国英巩泉泉王坤窦丹丹庞向坤李方伟马俊杰何旭东郭本祥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