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程强化反应器、气体处理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41157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25 1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过程强化反应器、气体处理系统及方法。所述过程强化反应器包括反应器壳体、内部分隔板、过程强化单元和压力能回收单元;所述内部分隔板将反应器壳体分为上下两个部分的腔体;所述过程强化单元为壳体的上部分,所述压力能回收单元位于壳体的下部分;所述过程强化单元包括进气口、排气口、进液口、排液口、液体分布器、转子组件及转子驱动轴;所述压力能回收单元包括进液口、排液口、动力叶轮及转动轴;所述过程强化单元的转子驱动轴与压力能回收单元的传动轴穿过内部分隔板同轴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充分利用带压流体的压力能,为过程强化反应单元提供强大的离心场,极大地强化气液两相传质过程,促进了气体吸收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过程强化,涉及一种节能型过程强化反应器,特别是一种用于气液传质强化的节能型过程强化反应器及气体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1、在石化化工生产及天然气处理过程中,存在许多中高压工况下的气体处理,如炼化企业从催化/焦化干气、循环氢、加氢低分气等物流中脱除硫化氢、二氧化碳等酸性组分,天然气净化中的脱硫脱碳处理等过程。目前,以上过程普遍采用成熟的醇胺吸收工艺,即“胺液吸收-胺液再生”成套技术,吸收剂主要为dea、mea、mdea、depa等碱性水溶液。典型的吸收再生工艺流程为原料气从吸收塔塔底进入吸收塔,在填料层与从塔顶留下的溶液逆向接触,气相中的酸性气体被吸收剂吸收,吸收后的尾气从塔顶到分离器再排出,吸收酸性气体后的富液进入再生塔,贫液经冷却器后从吸收塔顶进入吸收塔。富液在再生塔中进行热再生,释放出酸性气体,并从再生塔塔顶排出,经冷却器冷却后,酸性气体排出系统。

2、目前胺液吸收再生过程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首先以上吸收过程普遍采用塔式设备,即在填料塔/板式塔中进行,影响吸收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传质效率、吸收液浓度、吸收液量、吸收液温度以及吸收液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型过程强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器壳体、内部分隔板、过程强化单元和压力能回收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组件的转子结构为填料式、碟片式、螺旋式、折流式或复合式,所述转子组件安装在转子驱动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程强化单元的进气口设置在外壳体中部位置,入口中心与转子组件径向水平;所述过程强化单元的出气口设置在外壳体上部;所述过程强化单元的进液口设置在外壳体上部;所述过程强化单元的排液口设置于所述转子组件的下方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叶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型过程强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器壳体、内部分隔板、过程强化单元和压力能回收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组件的转子结构为填料式、碟片式、螺旋式、折流式或复合式,所述转子组件安装在转子驱动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程强化单元的进气口设置在外壳体中部位置,入口中心与转子组件径向水平;所述过程强化单元的出气口设置在外壳体上部;所述过程强化单元的进液口设置在外壳体上部;所述过程强化单元的排液口设置于所述转子组件的下方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叶轮沿圆周均匀排列安装在传动轴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能回收单元的进液口设置于外壳体侧部,入口中心与动力叶轮组件径向水平;所述压力能回收单元的排液口位于外壳体下部或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程强化单元的排液口同所述压力能回收单元的进液口相连通。

7.一种气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过程强化反应器、闪蒸罐、贫富液换热器、再生塔、贫液泵、贫液冷却器及过滤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贫富液换热器为液-液换热器。

9.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凡飞廖昌建金平刘志禹王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