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血液库存管理,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医疗大数据的血液制品智能库存管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血液制品作为医院临床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急诊抢救、贫血治疗、肿瘤治疗等多个领域。尤其在血液透析、重大创伤、癌症治疗以及皮肤烧伤等特殊情况下,血液制品的需求具有突发性和紧急性,这对血液制品的库存管理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传统的血液制品管理方式往往依赖人工记录和经验判断,难以精确预测和实时调整库存水平,容易导致血液制品的浪费、短缺或过期,进而影响临床治疗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基于医疗大数据的血液制品智能库存管理方法应运而生。医疗大数据涵盖了患者的就诊记录、诊疗方案、用血历史、输血治疗效果、血液制品库存等多方面信息。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与挖掘,可以实现血液制品需求的精准预测与动态调整,优化库存管理过程,减少资源浪费和不足。具体来说,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分析历史需求趋势、疾病类型、手术频率、季节性变化等因素,对血液制品的需求进行预测,从而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的库存管理。然而,传统的一种基于医疗大数据的血液制品智能库存管理方法存在着无法准确通过皮肤科历史就诊记录预测患者后期所需血液制品用量,以及无法进行精确的用量前置调度优化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基于医疗大数据的血液制品智能库存管理方法及系统,以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基于医疗大数据的血液制品智能库存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步
4、步骤s2:根据历史就诊脱敏记录数据对不同病例间的皮肤病血液制品治疗用量数据进行恢复能力差异模拟评估,得到恢复能力差异评估数据;基于恢复能力差异评估数据进行后续用量需求预测,得到后续用量需求预测数据;
5、步骤s3:获取皮肤科血液制品库存;根据后续用量需求预测数据对皮肤科血液制品库存进行前置库存调配优化,得到前置库存调配优化数据;
6、步骤s4:对前置库存调配优化数据进行自动化管理架构设计,得到前置库存调配管理架构;将前置库存调配管理架构发送至医疗管理系统中,以执行血液制品智能库存管理。
7、本专利技术通过收集患者在皮肤科的所有历史就诊数据,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就诊原因、治疗过程及治疗效果等。通过全面汇总这些数据,可以为后续的治疗分析、效果评估和用量预测提供基础数据。对历史就诊记录进行脱敏处理是为了保护患者隐私,去除敏感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等),确保在进行数据分析时,不会泄露个人隐私。数据脱敏不仅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如gdpr、隐私保护法等),也为后续的数据分析提供了更安全的环境。通过对脱敏后的历史就诊记录数据进行分析,提取不同病例类型(如不同皮肤病、治疗方案等)中使用的皮肤血液制品(如血浆、免疫球蛋白、血液制品治疗等)的用量数据。这一过程能够帮助理解不同病例在治疗过程中使用血液制品的差异,进而为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此步骤针对不同皮肤病的病例数据,提取相应的皮肤病血液制品治疗用量数据。通过分析不同皮肤病治疗过程中血液制品的使用情况,可以评估不同病情对血液制品需求的影响,识别高需求或低需求的病例类型,为治疗策略优化提供数据支持。根据历史就诊记录和皮肤血液制品用量数据,模拟不同病例在治疗过程中的恢复能力差异。通过建立恢复模型包括临床症状恢复、免疫反应恢复等),评估不同治疗方案和血液制品用量对患者恢复的影响。这一评估能够揭示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差异,为未来治疗方案的优化和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基于恢复能力差异评估数据,预测患者未来的治疗需求,特别是在皮肤血液制品的用量需求上。通过机器学习、回归分析等技术,可以对患者在后续治疗中对血液制品的需求进行精准预测。此预测不仅可以帮助医院合理规划血液制品的库存和供应,也有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调配,确保患者治疗需求的及时满足。
8、通过结合历史用量预测数据与医院现有血液制品库存情况,可以对血液制品的前置库存进行优化调配。此优化过程考虑了未来的血液制品需求变化,通过精准的需求预测,动态调整库存配置,使得库存能够满足实际的需求波动,避免出现库存过剩或短缺的问题。优化后的前置库存调配方案能够实现更高效的资源利用和降低库存管理成本,同时提高医疗机构对突发病人需求的响应速度和服务质量。根据前置库存调配优化数据,设计并实现自动化管理架构,可以进一步提升血液制品库存管理的效率。自动化管理架构通过智能化技术,实现库存的实时监控、自动调配与预警机制,减少人工干预,提高管理效率和准确性。将这一管理架构与医疗管理系统对接后,可以实时跟踪库存状态、自动执行优化指令,从而确保血液制品库存的动态调整与科学管理,在保障患者治疗需求的同时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整体医疗服务水平。
9、优选地,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
10、步骤s11:获取皮肤科历史就诊记录数据;
11、步骤s12:对皮肤科历史就诊记录数据进行数据脱敏,得到历史就诊脱敏记录数据;
12、步骤s13:对历史就诊脱敏记录数据进行病例种类分类,得到皮肤科就诊病例种类分类数据;
13、步骤s14:根据皮肤科就诊病例种类分类数据对历史就诊脱敏记录数据进行不同病例种类间的皮肤病血液制品治疗用量提取,得到不同病例间的皮肤病血液制品治疗用量数据。
14、本专利技术通过获取皮肤科历史就诊记录数据,为整个流程提供了数据源的基础。这些记录包括患者的就诊信息、治疗过程和用药情况等,为后续的分析提供了全面的病例背景。这一环节的有效实施为后续步骤的精确性和数据的可靠性奠定了基础,为进一步分析病例的特点及用药趋势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对皮肤科历史就诊记录数据进行数据脱敏处理,旨在保护患者的隐私并确保符合数据保护法规。脱敏处理后,所有涉及个人隐私的敏感信息都会被去除或加密,使得数据可以在不泄露患者身份的情况下进行分析和利用。这一步骤是整个数据处理流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有助于确保数据的合法合规使用,同时维护患者的隐私安全。通过对脱敏后的皮肤科就诊记录数据进行病例种类分类,可以将不同类型的病例根据其特征进行区分。这一步骤能够帮助系统识别不同类别的病例,便于后续对每类病例的分析与处理。这一分类不仅有助于数据的整理和处理,也为了解不同病例类型的血液制品使用模式、需求量等提供了结构化的信息框架,得出的病例种类分类数据,进一步分析不同病例类别中使用的皮肤血液制品的用量。这包括皮肤病患者使用的血浆、免疫球蛋白、白蛋白等血液制品的具体用量数据。这一分析帮助了解不同病种或病程的患者对血液制品的需求差异。比如,某些重症患者可能需要更高剂量的血液制品,而轻症患者则可能需求较少。通过这些数据的提取,可以更精准地制定治疗方案和资源调配策略,同时为医院或诊所提供用药指导,优化血液制品的使用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医疗大数据的血液制品智能库存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医疗大数据的血液制品智能库存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医疗大数据的血液制品智能库存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医疗大数据的血液制品智能库存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2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医疗大数据的血液制品智能库存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24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医疗大数据的血液制品智能库存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4包括以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医疗大数据的血液制品智能库存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医疗大数据的血液制品智能库存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3包括以下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医疗大数据的血液制品智能库存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包括以下步
10.一种基于医疗大数据的血液制品智能库存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医疗大数据的血液制品智能库存管理方法,该基于医疗大数据的血液制品智能库存管理系统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医疗大数据的血液制品智能库存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医疗大数据的血液制品智能库存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医疗大数据的血液制品智能库存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医疗大数据的血液制品智能库存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2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医疗大数据的血液制品智能库存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24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医疗大数据的血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立华,丁晓锋,章美元,程小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皮肤病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