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头显示装置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36704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25 09:46
本技术涉及车载抬头显示系统领域,公开抬头显示装置及车辆,抬头显示装置包括壳体、光源组件、准直镜、扩散膜和显示组件,光源组件设于安装腔一端,用于提供光源;准直镜设于安装腔内,准直镜的一侧设有反光杯,另一侧设有匀光结构,反光杯朝向光源组件,用于将光源整形为平行光;匀光结构包括底面和设于底面上的微小凸透镜阵列,用于对反光杯整形后的光进行匀光;扩散膜设于安装腔的另一端,用于扩散匀光结构射出的光,扩散膜为椭圆光扩散膜,能将光斑整形为椭圆形;显示组件设于壳体靠近扩散膜的一端,经扩散膜整形后的光投射至显示组件。本技术能减少光学件及LED灯数量,缩小装置体积,降低成本,提高光利用率,增加光线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载抬头显示系统,尤其涉及抬头显示装置及车辆


技术介绍

1、车辆在高速行驶时,特别是夜间高速行车时,驾驶员可能会低头观看仪表显示或观看中控台显示,此时如果前方遇有紧急情况就有可能因来不及采取有效措施而造成事故。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有些车辆上装配了抬头显示系统,可以将有关信息,如速度、油量、转速、导航信息等,投射到前挡风玻璃的驾驶员平视范围之内,这样驾驶员几乎不用改变眼睛焦距和注视范围,即可方便的查看所需信息,减少因低头引起的交通事故。

2、目前市场上的抬头显示装置的背光技术一般都是把反光光学件和匀光光学件分开设计,这导致抬头显示装置的光学件增多,增大了装置体积,并且成本较高;此外,现有的抬头显示装置通常使用大量的led灯来提高匀光效果,这种匀光方式不仅会导致抬头显示装置的散热问题,而且也增加了成本。

3、因此,亟需一种抬头显示装置及车辆,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以上所述,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抬头显示装置及车辆,能减少光学件及led灯数量,缩小抬头显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抬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抬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膜(4)的扩散角度与所述显示组件(5)的出光角度一致;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抬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膜(4)由微小圆柱状结构压印于PC膜上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抬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镜(3)的材料为透明塑料;和/或,所述准直镜(3)的折射率为1.5;和/或,所述底面(321)呈由外周向中心凹陷的凹曲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抬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杯(31)为全反射性反光杯,呈杯状实心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抬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抬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膜(4)的扩散角度与所述显示组件(5)的出光角度一致;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抬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膜(4)由微小圆柱状结构压印于pc膜上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抬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镜(3)的材料为透明塑料;和/或,所述准直镜(3)的折射率为1.5;和/或,所述底面(321)呈由外周向中心凹陷的凹曲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抬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杯(31)为全反射性反光杯,呈杯状实心结构,所述反光杯(31)由靠近所述光源组件(2)的一端至远离所述光源组件(2)的一端尺寸逐渐增大;所述反光杯(31)靠近所述光源组件(2)的一端设置有凹坑结构(310),所述光源组件(2)包括灯板(21)和设置于所述灯板(21)上的led灯珠(22),所述凹坑结构(310)正对所述led灯珠(22)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抬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21)上设有多个led灯珠(22),所述准直镜(3)上设有与所述led灯珠(22)的数量相同的反光杯(31),各所述led灯珠(22)与各所述反光杯(31)上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瑞何晓军
申请(专利权)人:立讯精密工业芜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