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胡萝卜烷倍半萜二烯醇或其衍生物在防治水稻细菌性秧苗立枯病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36703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25 0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胡萝卜烷倍半萜二烯醇或其衍生物在防治水稻细菌性秧苗立枯病中的应用,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发明专利技术人通过一系列离体和活体药效筛选试验,发现胡萝卜烷倍半萜二烯醇在离体试验中对B.plantarii的致病力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能够显著抑制B.plantarii环庚三烯酚酮的分泌,进而在水稻盆栽试验中表现出B.plantarii引起的水稻细菌性立枯病具有显著防效。因此,胡萝卜烷倍半萜二烯醇将是开发为防治水稻细菌性秧苗立枯病的极佳选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药,尤其是涉及胡萝卜烷倍半萜二烯醇或其衍生物在防治水稻细菌性秧苗立枯病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植物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plantarii)是引起水稻秧苗细菌性立枯病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其侵染性、繁殖力及适应性均很强,严重威胁水稻生产。在自然界,b.plantarii常分布于苗床土、田水、植物种子及动植物残体中,进入秧田后在适宜的条件下完成初侵染,并通过种子和土壤传播进入再侵染循环。被侵染的秧苗在前期表现为矮缩、失绿和根系生长发育障碍,后期枯萎死亡。病理学研究发现,b.plantarii分泌一种被称为环庚三烯酚酮(tropolone)的小分子毒力因子,其结合铁离子形成不溶性螯合物,诱发植株幼苗根系严重缺铁,造成幼苗生长迟缓并最终枯萎死亡。

2、近年,该病害已在多个水稻主产区发生,并伴有扩散趋势。由于中国水稻主产区的育秧季多为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这为b.plantarii的生长、繁殖和扩散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尤其是近年来全球温室效应的加剧和大棚育秧技术的推广,也加剧该病害在我国的爆发流行。>

3、目前,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胡萝卜烷倍半萜二烯醇或其衍生物在防治水稻细菌性秧苗立枯病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稻细菌性秧苗立枯病为植物伯克霍尔德菌引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胡萝卜烷倍半萜二烯醇的衍生物包括胡萝卜烷倍半萜二烯醇的盐、酯、酰氨和配糖体的衍生物。

4.胡萝卜烷倍半萜二烯醇或其衍生物在抑制植物伯克霍尔德菌产生毒素中的应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毒素包括环庚三烯酚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胡萝卜烷倍半萜二烯醇的衍生物包括胡萝卜烷倍半萜二烯醇的...

【技术特征摘要】

1.胡萝卜烷倍半萜二烯醇或其衍生物在防治水稻细菌性秧苗立枯病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稻细菌性秧苗立枯病为植物伯克霍尔德菌引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胡萝卜烷倍半萜二烯醇的衍生物包括胡萝卜烷倍半萜二烯醇的盐、酯、酰氨和配糖体的衍生物。

4.胡萝卜烷倍半萜二烯醇或其衍生物在抑制植物伯克霍尔德菌产生毒素中的应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毒素包括环庚三烯酚酮。

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蒙岑赵江涛吕天星张晓燕桂芳泽松本春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