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荡电路、芯片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36212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25 09:43
本技术涉及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振荡电路、芯片及电子设备。该电路包括:主电感、第一交叉耦合差分电路以及第二交叉耦合差分电路;主电感分别与第一交叉耦合差分电路和第二交叉耦合差分电路并联;主电感包括四个并联的单圈电感,实现在不影响主电感品质因数的情况下,达到降低功耗,提高相位噪声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路,尤其涉及一种振荡电路、芯片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现在的5g高速移动互联网时代对无线通信系统的相位噪声,功耗和版图面积提出了严苛的要求。由于振荡电路作为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整个通信系统的相位噪声水平。因此如何设计在高频率下的低功耗低噪声的振荡电路至关重要。

2、目前,由于相位噪声的大小与电感值呈正比,与电感的品质因数值呈反比。因此,振荡电路中的电感需要向更小感值更高品质因数的方向进行设计。相关技术大多通过缩小电感的面积减小电感值,从而满足提高相位噪声的需求,但是缩小电感的面积会使电感的品质因数极具恶化。同时,相关技术中的振荡电路在二倍谐振频率下,电流会由差分对管流到地,会导致电感的品质因数的降低,恶化相位噪声,且振荡电路将直流电流转一阶谐振频率电流的效率较低,也会导致功耗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振荡电路、芯片及电子设备,主要目的在于不影响电感品质因数的情况下,降低振荡电路的功耗和提高相位噪声。

2、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振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电路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电路还包括第一共模谐振电路和第二共模谐振电路,所述第一共模谐振电路通过第一共模连接端口与所述第一交叉耦合差分电路连接,所述第二共模谐振电路通过第二共模连接端口与所述第二交叉耦合差分电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共模电感和/或所述第二共模电感为8字型共模电感。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振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共模电感和所述第二共模电感对称布置于所述主电感的四个单圈电感形成的封闭区域内。</p>

5.根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振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电路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电路还包括第一共模谐振电路和第二共模谐振电路,所述第一共模谐振电路通过第一共模连接端口与所述第一交叉耦合差分电路连接,所述第二共模谐振电路通过第二共模连接端口与所述第二交叉耦合差分电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共模电感和/或所述第二共模电感为8字型共模电感。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振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共模电感和所述第二共模电感对称布置于所述主电感的四个单圈电感形成的封闭区域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振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共模谐振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共模电感和所述第一电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振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电路还包括可调晶体管;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交叉耦合差分电路包括第一类型的第一晶体管和第一类型的第二晶体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振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主电感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主电感的第一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振荡电路,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文彬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玄戒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