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的起降应变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33804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8 2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无人机的起降应变系统及方法。无人机包括具有壳体的机身及连接于机身的飞行动力模组。起降应变系统包括第一感测器、至少一第二感测器及处理单元。第一感测器设置于壳体的底部之位于无人机的重心下方的位置,配置以侦测第一感测资讯。第二感测器设置于壳体的侧部,侧部相邻于底部,配置以侦测第二感测资讯。处理单元耦接于第一感测器及第二感测器,配置以:判断第一感测资讯是否满足第一接触条件,以确定无人机的起降操作;及判断第二感测资讯是否满足第二接触条件,以确定飞行动力模组的启闭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领域,且特别涉及无人机的起降应变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指的是无驾驶员在机内的飞行设备,其可分为经由遥控器操控的手控模式、或以控制系统自动飞行的自动飞行模式,并降落于各种不同的环境,以执行多项任务。无人机的起飞方式可包括从地面起飞、或是以手掷的方式起飞。针对手掷式的无人机来说,无人机的起飞和降落的操作对于手持操作无人机的持有者而言仍然具有一定程度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无人机的起降应变系统及方法,可降低持有者操作时发生意外的机率。

2、基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无人机的起降应变系统,该无人机包括具有壳体的机身以及连接于该机身的飞行动力模组,该起降应变系统包括:第一感测器,设置于该壳体的底部的位于该无人机的重心下方的位置,该第一感测器配置以侦测第一感测资讯;至少一个第二感测器,设置于该壳体的一侧部,该侧部相邻于该底部,该至少一个第二感测器配置以侦测第二感测资讯;以及处理单元,耦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无人机的起降应变系统,该无人机包括具有壳体的机身以及连接于该机身的飞行动力模组,其特征在于,该起降应变系统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降应变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接触条件为:电容值变化大于预设值、或侦测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或者,该第二接触条件为:电容值变化大于预设值、或侦测距离小于预设距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降应变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感测器及该至少一个第二感测器分别为电容感测器、影像感测器及距离感测器的其中一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降应变系统,其特征在于,若该第二感测资讯满足该第二接触条件,则该飞行动力模组为关闭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无人机的起降应变系统,该无人机包括具有壳体的机身以及连接于该机身的飞行动力模组,其特征在于,该起降应变系统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降应变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接触条件为:电容值变化大于预设值、或侦测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或者,该第二接触条件为:电容值变化大于预设值、或侦测距离小于预设距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降应变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感测器及该至少一个第二感测器分别为电容感测器、影像感测器及距离感测器的其中一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降应变系统,其特征在于,若该第二感测资讯满足该第二接触条件,则该飞行动力模组为关闭状态;若该第二感测资讯未满足该第二接触条件,则该飞行动力模组为启动状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降应变系统,其特征在于,若该第一感测资讯满足该第一接触条件,则禁止执行该无人机的该起降操作;若该第一感测资讯未满足该第一接触条件,则允许执行该无人机的该起降操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起降应变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起降操作为使该无人机垂直向上飞行或垂直向下飞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降应变系统,其特征在于,若该第一感测资讯满足该第一接触条件,而该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智明吴柏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