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极片加工设备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33505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8 20:44
本申请涉及锂电池配件加工领域,公开了锂电池极片加工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侧上下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内辊轴,竖向所述内辊轴之间均通过丁腈橡胶带相连,上部两个所述内辊轴的前端均固定连接有齿轮,两个所述齿轮啮合连接,所述齿轮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大同步带轮,所述丁腈橡胶带的相远离一侧均竖向设置有两个外辊轴,竖向所述外辊轴之间均通过橡胶皮带相连,所述橡胶皮带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羊毛毡层,且羊毛毡层与丁腈橡胶带相接触。通过丁腈橡胶带与同步转动的羊毛毡层摩擦产生静电吸附锂电池极片灰尘,静电消除棒去除橡胶带静电使灰尘分离,配合吸尘器电机将灰尘吸入集尘箱的硅油中处理,避免灰尘飘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配件加工,具体为锂电池极片加工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锂电池极片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正极片和负极片。正极片通常由含有锂元素的化合物制成,如钴酸锂、磷酸铁锂等,它们能够释放出电子和锂离子。负极片则通常由碳材料制成,如石墨、硅碳等,能够接收电子和锂离子。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移动,从而完成电池的充放电过程,极片的制造工艺也是锂电池生产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着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

2、目前,在对锂电池极片进行除尘时,大部分采用人工方式,即工人手持毛刷对极片进行除尘。然而,这种方法存在明显缺点。一方面,难以对极片表面进行快速除尘,工作过程费时费力;另一方面,在除尘过程中,产生的灰尘会四处飘散。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锂电池极片加工设备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人工除尘效率低并且灰尘易飘散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锂电池极片加工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侧上下对称转动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锂电池极片加工设备,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侧上下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内辊轴(9),竖向所述内辊轴(9)之间均通过丁腈橡胶带(16)相连,上部两个所述内辊轴(9)的前端均固定连接有齿轮(13),两个所述齿轮(13)啮合连接,所述齿轮(13)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大同步带轮(14),所述丁腈橡胶带(16)的相远离一侧均竖向设置有两个外辊轴(10),竖向所述外辊轴(10)之间均通过橡胶皮带(17)相连,所述橡胶皮带(17)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羊毛毡层(8),且羊毛毡层(8)与丁腈橡胶带(16)相接触,上部两个所述外辊轴(10)的前端均固定连接有小同步带轮(15),所述小同步...

【技术特征摘要】

1.锂电池极片加工设备,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侧上下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内辊轴(9),竖向所述内辊轴(9)之间均通过丁腈橡胶带(16)相连,上部两个所述内辊轴(9)的前端均固定连接有齿轮(13),两个所述齿轮(13)啮合连接,所述齿轮(13)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大同步带轮(14),所述丁腈橡胶带(16)的相远离一侧均竖向设置有两个外辊轴(10),竖向所述外辊轴(10)之间均通过橡胶皮带(17)相连,所述橡胶皮带(17)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羊毛毡层(8),且羊毛毡层(8)与丁腈橡胶带(16)相接触,上部两个所述外辊轴(10)的前端均固定连接有小同步带轮(15),所述小同步带轮(15)均通过同步齿形带(18)与相邻的大同步带轮(14)相连,所述壳体(1)的后侧上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2),所述伺服电机(2)的输出端与顶部其中一个内辊轴(9)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的内侧底部设置有集尘机构,所述壳体(1)的上下端中部均设置有限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极片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机构包括有集尘罩(12)和集尘箱(11),所述集尘罩(12)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内部底端两侧,且集尘罩(12)的罩口与丁腈橡胶带(16)相接近,所述集尘箱(11)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后端,所述集尘箱(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吸尘器电机(20),且吸尘器电机(20)的进风口与集尘箱(11)连通,所述集尘箱(11)内设置有硅油,所述集尘罩(12)的中部均固定连接在吸气管(6)的一端,所述吸气管(6)的另一端分别贯穿集尘箱(11)的两侧并向硅油中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池极片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机构还包括有静电消除棒(24),所述静电消除棒(24)固定连接在集尘罩(12)内,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福平姜巍曹凯强徐红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先进光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