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稳定性的爬楼梯轮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33444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8 2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稳定性的爬楼梯轮椅,涉及爬楼轮椅技术领域,包括轮椅本体,轮椅本体底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同一纵向安装板相远离一侧均设置有圆形中心框,圆形中心框外环侧呈环状等距设置有爬楼星轮,圆形中心框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护板,还包括有:星轮维度适配稳定机构以及气流辅助星轮优化机构,能够实现根据不同楼梯的间距自动调节星轮位置,确保轮椅本体在爬楼过程中的爬楼星轮与楼梯面保持稳定的接触,减少因间距不匹配而产生的晃动和颠簸,从而提升乘坐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增加轮椅本体在爬楼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爬楼轮椅,具体是涉及一种高稳定性的爬楼梯轮椅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爬楼梯轮椅是一种专为行动不便者设计的特殊轮椅,具备爬升楼梯的功能,而星轮,作为爬楼梯轮椅的一种关键技术或结构,能够帮助轮椅在楼梯等复杂地形上稳定前行,实现爬楼功能,为行动不便者提供便捷与安全的上下楼梯解决方案。

2、传统的轮椅爬楼装置往往采用固定结构或有限的调节范围,难以精确匹配不同楼梯在踏步高度上存在的不同,导致在爬楼过程中轮椅的爬楼星轮与楼梯面之间容易出现间隙过大或过小的情况,不仅降低了轮椅的爬楼效率,还容易引发晃动和颠簸,影响乘坐者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而市面上有部分轮椅爬楼装置虽然提供了间距调节功能,但其调节机制往往复杂繁琐,往往需要手动或通过复杂的机械结构来实现,不仅操作不便,而且调节精度难以保证,若在调节爬楼星轮间距的过程中,各个星轮之间不能实现同步移动,将会导致星轮间出现错位现象,进而影响整个轮椅爬楼装置的平衡性和稳定性,这种不平衡不仅加剧了乘坐过程中的晃动和颠簸,还会引发机械故障或安全事故。

3、于是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高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稳定性的爬楼梯轮椅,包括轮椅本体(1),所述轮椅本体(1)底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同一纵向所述安装板(2)相远离一侧均设置有圆形中心框(3),所述圆形中心框(3)外环侧呈环状等距设置有爬楼星轮(5),所述圆形中心框(3)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护板(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星轮维度适配稳定机构(6)以及气流辅助星轮优化机构(7),且所述星轮维度适配稳定机构(6)设置于圆形中心框(3)和爬楼星轮(5)之间,所述气流辅助星轮优化机构(7)设置于圆形中心框(3)和安装板(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的爬楼梯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星轮维度适配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稳定性的爬楼梯轮椅,包括轮椅本体(1),所述轮椅本体(1)底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同一纵向所述安装板(2)相远离一侧均设置有圆形中心框(3),所述圆形中心框(3)外环侧呈环状等距设置有爬楼星轮(5),所述圆形中心框(3)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护板(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星轮维度适配稳定机构(6)以及气流辅助星轮优化机构(7),且所述星轮维度适配稳定机构(6)设置于圆形中心框(3)和爬楼星轮(5)之间,所述气流辅助星轮优化机构(7)设置于圆形中心框(3)和安装板(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的爬楼梯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星轮维度适配稳定机构(6)包括有同轴心设置于圆形中心框(3)内部的圆形内框(601),所述圆形内框(601)与圆形中心框(3)之间呈环状等距固定连接有固定柱(603),所述圆形内框(601)内部同轴心设置有圆筒(604),所述固定柱(603)远离圆形中心框(3)的一端贯穿圆形内框(601)并与圆筒(60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的爬楼梯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604)外表面呈环状等距开设有柱形槽(605),所述圆形内框(601)与圆形中心框(3)之间呈环状等距贯穿滑动连接有滑板(602),所述滑板(602)远离圆筒(604)的一端与爬楼星轮(5)固定连接,所述滑板(602)与柱形槽(605)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伸缩杆(606)和第一复位弹簧(607),且所述第一复位弹簧(607)套设于伸缩杆(606)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的爬楼梯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4)之间呈环状等距转动连接有转轴(610),所述转轴(610)之间传动连接有传动件(611),所述转轴(610)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609),且所述主动齿轮(609)设置于圆形内框(601)与圆形中心框(3)之间,所述滑板(602)朝向主动齿轮(60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从动齿板(608),且所述从动齿板(608)与主动齿轮(609)啮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的爬楼梯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爬楼星轮(5)上开设有滑槽(612),所述滑槽(612)内固定连接有滑杆(613),所述滑杆(613)外表面贯穿滑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架(615),所述第一连接架(615)与滑槽(612)之间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614),且所述第二复位弹簧(614)套设于滑杆(613)外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以凭刘荣利冯源章立平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安比达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