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射缝随动调节机构、流场控制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33382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8 2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风洞试验领域,提供了一种引射缝随动调节机构、流场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机构包括位于流场两侧的试验段透气壁板与试验段实壁板形成的引射缝以及位于流场中部的旋转中心与弯刀机构;还包括伺服运动机构,分别与流场两侧的试验段实壁板连接,用于带动试验段实壁板以控制引射缝的开度。在试验过程中,根据弯刀机构偏转形成的侧滑角,调节流场两侧的引射缝开度。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可实现模型侧滑角的连续运动的驱动机构,侧滑角的运动与攻角运动完全解耦,互不影响;通过引入伺服运动机构根据侧滑角动态调整引射缝开度,可以尽可能减小弯刀机构两侧流通面积的差异,从而降低左右流场不对称性,减小气流横向偏角,更好地降低支架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洞试验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引射缝随动调节机构、流场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引射缝设置于试验段的支架区附近,其主要作用是消除支架干扰及减小支撑干扰区范围,可以通过调节引射缝开度的方式,以适应不同马赫数状态。一般情况下,引射缝的开度采用左右对称静态调节的方式,即在确定试验马赫数的情况下,预先调整好引射缝开度,再启动风洞进行吹风试验,试验过程中引射缝固定不动,如图1所示。然而该方式仅适用于试验段弯刀机构在流场中始终位于流场中轴面的情况,即左右流场基本对称(除模型区域)。而弯刀机构发生运动时,传统的左右对称静态调节引射缝开度的方式难以起到良好的干扰消除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引射缝随动调节机构、流场控制方法及系统,通过可实现模型侧滑角的连续运动,且侧滑角的运动与攻角运动完全解耦,互不影响。同时根据侧滑角动态调整引射缝开度。

2、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引射缝随动调节机构,应用于跨声速风洞试验流场中,包括位于流场两侧的试验段透气壁板与试验段实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引射缝随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跨声速风洞试验流场中,包括位于流场两侧的试验段透气壁板与试验段实壁板以及位于流场中部的旋转中心与弯刀机构;对于流场的任意一侧,试验段透气壁板与试验段实壁板相邻设置,并在交界处形成引射缝;所述弯刀机构位于流场两侧引射缝之间,并围绕旋转中心做旋转运动;还包括伺服运动机构,分别与流场两侧的试验段实壁板连接,用于带动试验段实壁板以控制引射缝的开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射缝随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段实壁板一端铰接设置,另一端与试验段透气壁板交接形成引射缝;所述伺服运动机构通过拉动试验段实壁板改变引射缝的开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射缝随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跨声速风洞试验流场中,包括位于流场两侧的试验段透气壁板与试验段实壁板以及位于流场中部的旋转中心与弯刀机构;对于流场的任意一侧,试验段透气壁板与试验段实壁板相邻设置,并在交界处形成引射缝;所述弯刀机构位于流场两侧引射缝之间,并围绕旋转中心做旋转运动;还包括伺服运动机构,分别与流场两侧的试验段实壁板连接,用于带动试验段实壁板以控制引射缝的开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射缝随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段实壁板一端铰接设置,另一端与试验段透气壁板交接形成引射缝;所述伺服运动机构通过拉动试验段实壁板改变引射缝的开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射缝随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运动机构为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一端固定在试验段实壁板上,另一端固定在流场外的驻室内。

4.一种引射缝随动调节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晓东毛代勇叶伟吴磊师建元林学东王瑞波魏志刘光远余鑫何登张琳丰张棋景徐周漉李远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