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小半径曲线非对称钢轨廓形鲁棒性优化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33381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8 2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铁路小半径曲线非对称钢轨廓形鲁棒性优化设计方法,涉及钢轨廓形优化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多组随机样本;根据随机样本构建车辆‑轨道系统的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输出关键指标,关键指标包括轮轨力、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和钢轨磨耗量;根据关键指标和预设的磨耗模型计算得到不同随机变量组合下的钢轨累积磨耗深度数据;根据随机样本、关键指标和钢轨累积磨耗深度数据构建得到动态响应预测模型;将随机样本作为动态响应预测模型的输入值得到概率密度分布结果,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到敏感变量;根据敏感变量和预设的设计变量生成帕累托前沿解,并拟合得到钢轨廓形优化设计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钢轨廓形优化解适应复杂、随机的运营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轨廓形优化,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铁路小半径曲线非对称钢轨廓形鲁棒性优化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1、大多数轨道交通线路都建在土地资源有限的中大型城市,这些地铁线路往往铺设有较多的小半径曲线。小半径曲线钢轨侧磨的快速发展,将直接降低列车的曲线通过性能并缩短钢轨的使用寿命。

2、小半径曲线增加了轮轨横向力和轮轨相互作用的可能性。这些力会加速钢轨的磨损和降低列车的运行品质,导致一系列问题,会损害铁路运营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相关
的人员开展了钢轨和车轮的廓形优化设计,在车辆运行性能和轮轨使用寿命的提升起到了一定效果,但是随着车辆和轨道结构的长期运营,车辆、轨道参数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所得到的钢轨廓形优化解难以适应复杂、随机的运营环境,指导的钢轨打磨效果差强人意。

3、因此,如何实现钢轨廓形优化解适应复杂、随机的运营环境,是本
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路小半径曲线非对称钢轨廓形鲁棒性优化设计方法,以改善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铁路小半径曲线非对称钢轨廓形鲁棒性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小半径曲线非对称钢轨廓形鲁棒性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钢轨廓形几何的磨耗变量范围,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小半径曲线非对称钢轨廓形鲁棒性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随机样本构建车辆-轨道系统的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小半径曲线非对称钢轨廓形鲁棒性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关键指标和预设的磨耗模型计算得到不同随机变量组合下的钢轨累积磨耗深度数据,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小半径曲线非对称钢轨廓形鲁棒性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小半径曲线非对称钢轨廓形鲁棒性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钢轨廓形几何的磨耗变量范围,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小半径曲线非对称钢轨廓形鲁棒性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随机样本构建车辆-轨道系统的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小半径曲线非对称钢轨廓形鲁棒性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关键指标和预设的磨耗模型计算得到不同随机变量组合下的钢轨累积磨耗深度数据,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小半径曲线非对称钢轨廓形鲁棒性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随机样本、所述关键指标和所述钢轨累积磨耗深度数据构建代理模型,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铁路小半径曲线非对称钢轨廓形鲁棒性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军钱瑶徐井芒王平冯禧成周子韩廖涛郑兆光王健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