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臭氧发生器自适应调节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32299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8 2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臭氧发生器自适应调节方法及系统。包括利用物联网终端监测臭氧发生器的运行状况;对臭氧发生器内部进行三维网格分割,利用深度序列学习算法对臭氧发生器的异常状态进行预测;由物联网终端向监测中心发送臭氧发生器异常运行状态消息传输请求;由监测中心对预测臭氧发生器的异常状态的质量进行反馈,利用反馈循环算法输出调整后的决策参数;由控制中心根据更新的规则设置对臭氧发生器进行自适应调整。实现了能够全面监测臭氧发生器内部状态,可以自动调整设备运行动作,从而提高臭氧发生器的稳定性、容错性和运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控制,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臭氧发生器自适应调节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臭氧作为一种强氧化剂,具有高效的杀菌、消毒、除臭等功能。大型的臭氧发生器由单组或多组臭氧发生单元组成,每个臭氧发生单元采用 dbs 玻璃介质放电技术,其内部在高压电极与接地电极间施加高电压,气体电离形成等离子体,氧分子解离后结合生成臭氧,产生的臭氧可以应用到污水治理,废气处理等领域中。

2、然而,大型臭氧发生器在运行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由于其在高电流电压下工作,会产生高温。这种高温环境容易造成臭氧发生器内部的玻璃介质损坏,大大缩短臭氧发生器的使用寿命,整个臭氧发生器停止运转,对污水废气的处理工作带来影响。

3、重量级越大的臭氧发生器发生介质损坏的可能性越高,随着发生器规模的增大,要保证放电区域内的电场均匀性变得极为困难。在大型的电极结构中,电极边缘效应会更加明显,导致边缘区域和中心区域的放电强度差异增大。这会使臭氧生成效率降低,并且可能引发局部过热等问题,影响臭氧发生器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从而限制了达到一定重量级的臭氧发生器的制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臭氧发生器自适应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臭氧发生器自适应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三维网格分割,包括解析所述温度测定的数据,生成温度分布,依据玻璃介质的分布对各个区域进行区域标识,生成第一标识约束,基于所述电压结果补偿进行臭氧发生器内的各个区域进行区域标识,生成第二标识约束,进行约束转换的配置,利用所述约束转换对第一标识约束和第二标识约束进行归一化处理,随机分布聚类中心,执行区域连续的约束聚合,设定最小聚合粒度,通过最小聚合粒度对聚合结果进行依附规划,根据依附规划结果实现三维网格分割。</p>

3.根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臭氧发生器自适应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臭氧发生器自适应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三维网格分割,包括解析所述温度测定的数据,生成温度分布,依据玻璃介质的分布对各个区域进行区域标识,生成第一标识约束,基于所述电压结果补偿进行臭氧发生器内的各个区域进行区域标识,生成第二标识约束,进行约束转换的配置,利用所述约束转换对第一标识约束和第二标识约束进行归一化处理,随机分布聚类中心,执行区域连续的约束聚合,设定最小聚合粒度,通过最小聚合粒度对聚合结果进行依附规划,根据依附规划结果实现三维网格分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臭氧发生器自适应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温度变化的增减趋势,包括配置标准测试数据,并在标准测试数据下执行臭氧发生器内的多点温度测定,基于温度测定结果进行进线电压结果补偿,通过将臭氧发生器内每个三维网格分割的温度变化在预设的单位时间中进行微分,测量随时间变化的温度变化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臭氧发生器自适应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臭氧发生器的异常状态进行预测,包括收集三维网格分割的温度变化率数据、进线电压数据、电抗器及变压器温度数据和历史运行状态数据,对所述数据按照时间序列进行整理,利用长短时记忆网络构建模型,利用整理后的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利用训练的模型对臭氧发生器异常状态进行预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臭氧发生器自适应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三维网格分割的温度变化配置进线电压需求特征,包括以所述进线电压需求特征执行温度控制决策网络的网络初始化,并设置触发节点和反馈空间,当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继伟赵东王福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卓康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