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消化道检查用可调节式窥镜探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31000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8 2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儿科消化道检查用可调节式窥镜探头,包括主体组件,所述主体组件包括握持组件,所述握持组件的下方设置有软管;探头组件,所述探头组件包括长管组件,所述长管组件的底端设置有拍摄组件,所述拍摄组件的内腔设置有定位组件;调控组件,所述调控组件包括供能组件,所述供能组件的下方设置有驱动组件。该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进行消化道检查之前,将窥镜探头部分进行预热,以较为舒适的温度进入患者体内,减少不适感,并在进行检查时,根据需求调整探头侧面的摄像部分的朝向,以便近距离观察不同消化道内不同位置的状态,还能对摄像部分进行擦拭,避免消化道内的体液和残渣遮盖摄像部分影响检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儿科消化道检查用可调节式窥镜探头


技术介绍

1、在儿科医疗领域中,消化道检查是诊断儿童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传统的消化道检查设备,如内窥镜,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临床需求,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不足,特别是对于儿童患者而言,这些问题尤为突出。

2、首先,现有的窥镜探头大多采用固定式设计,其摄像头朝向无法灵活调整。在进行消化道检查时,医生往往需要多次插入和拔出探头以获取不同角度的观察图像,这不仅增加了检查的操作难度和时间成本,还可能给儿童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和不适。特别是在检查复杂结构或隐蔽部位时,固定朝向的摄像头往往难以满足全面、细致的观察需求。

3、其次,窥镜探头在使用过程中,其镜面容易受到消化道内液体、分泌物或食物残渣的污染,导致图像清晰度下降,影响医生的诊断判断。对于儿童患者而言,由于其消化道相对狭窄且敏感,更容易出现镜面污染的情况。

4、最后,儿童患者对温度的感知更为敏感,冰冷的窥镜探头在插入消化道时,极易引起患者的恐惧、紧张和不适感,甚至可能导致检查过程中的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科消化道检查用可调节式窥镜探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科消化道检查用可调节式窥镜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组件(11)包括把手(111),所述把手(111)的顶部铰接有多组转把(112),所述把手(111)的右侧分别开设有进水口(113)和排水口(1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科消化道检查用可调节式窥镜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长管组件(21)包括固定连接在软管(12)底端的管体(211),所述管体(21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导热管(212),所述导热管(212)的顶端连通有进水管(213),所述导热管(212)的底端连通有排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科消化道检查用可调节式窥镜探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科消化道检查用可调节式窥镜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组件(11)包括把手(111),所述把手(111)的顶部铰接有多组转把(112),所述把手(111)的右侧分别开设有进水口(113)和排水口(1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科消化道检查用可调节式窥镜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长管组件(21)包括固定连接在软管(12)底端的管体(211),所述管体(21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导热管(212),所述导热管(212)的顶端连通有进水管(213),所述导热管(212)的底端连通有排水管(214),所述进水管(213)和排水管(214)贯穿软管(12)分别于进水口(113)和排水口(114)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儿科消化道检查用可调节式窥镜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组件(22)包括转动连接在管体(211)底端的顶头(221),所述顶头(221)的底面固定安装有摄像头一(222),所述顶头(221)的外缘固定安装有摄像头二(223),所述顶头(221)和管体(211)的外缘转动连接有套管(224),所述套管(224)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擦拭板(225),所述管体(211)的底面内圈固定连接有多组磁吸板(22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儿科消化道检查用可调节式窥镜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23)包括开设在顶头(221)外缘的定位槽一(231),所述套管(224)的内圈中部铰接有定位块一(232),所述定位块一(232)的底部外圈活动套接在定位槽一(231)的内腔,所述管体(211)的底端外圈铰接有定位块二(233),所述定位块一(232)和定位块二(233)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压簧片(234),两组所述压簧片(234)分别固定连接在套管(224)的内腔底部和管体(211)的内腔底部,所述套管(224)的内圈顶部开设有定位槽二(235),所述定位块二(233)的顶部外圈活动套接在定位槽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逊曾令超尚奕江魏海霞谢小敏林燕王春晖于夏周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