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电子,特别涉及一种三电平交错并联直流变换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技术介绍
1、三电平交错并联的直流变换器(dc-dc变换器)的每相采用独立的一路pwm(pulse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控制策略,能有效降低dc-dc变换器输出的电流纹波。但是,由于变换器硬件设计的差异性,存在元件参数不同和等效电阻不一致等情况,导致三电平交错并联的直流变换器的高压侧电容不均压和各相电流不均衡,降低了系统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2、目前,一般采用优化调制技术,通过在矢量选择上进行筛选,减小相间环流,实现各相电流的均衡,但优化调制技术的算法在矢量选择上存在算法复杂度高的问题。虽然相关技术中也存在采用功率平衡控制算法,通过增加功率控制环路,修正各相占空比,达到各相平衡的效果的方案;但由于dc-dc变换器输出电流交错并联存在纹波,导致功率计算不精确,从而影响控制效果。因此,如何能够便捷地提高直流变换器的高压侧均压能力,实现各相电流的均衡,从而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是现今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电平交错并联直流变换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以便捷地提高直流变换器的高压侧均压能力,实现各相电流的均衡,从而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三电平交错并联直流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3、根据n相三电平交错并联直流变换器的控制采样参数,确定高压侧均压控制
4、根据所述高压侧均压控制补偿值和所述均流控制补偿值,确定每相各自对应的两个调制信号;
5、根据输入载波信号对应的每相的两个移相信号和每相的两个调制信号,确定所述n相三电平交错并联直流变换器中每相的上单元开关管驱动信号和下单元开关管驱动信号;其中,每相的第一移相信号与第二移相信号之间相差180度,相邻两相的第一移相信号之间相差顺时针或逆时针的预设角度,所述预设角度为360度与n的商;
6、利用所述上单元开关管驱动信号和所述下单元开关管驱动信号,控制所述n相三电平交错并联直流变换器中n个三电平桥臂各自上单元和下单元中的开关管,以完成直流转直流的变换。
7、在另一方面,所述根据n相三电平交错并联直流变换器的控制采样参数,确定高压侧均压控制补偿值和每相各自的均流控制补偿值,包括:
8、根据所述控制采样参数,确定所述高压侧均压控制补偿值、所述均流控制补偿值和低压侧稳压控制补偿值;其中,所述控制采样参数还包括所述n相三电平交错并联直流变换器的低压侧的电容电压;
9、对应的,所述根据所述高压侧均压控制补偿值和所述均流控制补偿值,确定每相各自对应的两个调制信号,包括:
10、根据所述高压侧均压控制补偿值、所述均流控制补偿值和所述低压侧稳压控制补偿值,确定每相各自对应的两个调制信号。
11、在另一方面,所述根据所述控制采样参数,确定所述高压侧均压控制补偿值、所述均流控制补偿值和低压侧稳压控制补偿值,包括:
12、根据所述上单元电容电压和所述下单元电容电压,确定所述高压侧均压控制补偿值;
13、根据每相的上单元电流或下单元电流,确定每相各自的均流控制补偿值;
14、根据所述低压侧的电容电压和目标采样电流,确定每相各自的低压侧稳压控制补偿值;其中,所述目标采样电流包括每相的上单元电流或下单元电流。
15、在另一方面,所述根据所述上单元电容电压和所述下单元电容电压,确定所述高压侧均压控制补偿值,包括:
16、计算所述上单元电容电压与所述下单元电容电压的平均电压;
17、计算所述平均电压与所述上单元电容电压的差,得到第一误差;
18、对所述第一误差进行比例积分计算,得到所述高压侧均压控制补偿值。
19、在另一方面,所述根据每相的上单元电流或下单元电流,确定所述均流控制补偿值,包括:
20、计算n相的下单元电流的平均下单元电流;
21、计算所述平均下单元电流分别与每相的下单元电流的差,得到每相各自的第二误差;
22、分别对每相的第二误差进行比例积分计算,得到每相各自的均流控制补偿值。
23、在另一方面,所述目标采样电流包括每相的上单元电流;所述根据所述低压侧的电容电压和目标采样电流,确定每相各自的低压侧稳压控制补偿值,包括:
24、计算低压侧目标输出电压与所述低压侧的电容电压的差,得到第三误差;
25、对所述第三误差进行比例积分计算,得到稳压控制总电流参考值;
26、计算所述总电流参考值与n的商,得到稳压控制平均电流参考值;
27、计算所述稳压控制平均电流参考值与前馈电流量的和,得到电流控制量;
28、计算所述电流控制量分别与每相的上单元电流的差,得到每相各自的第四误差;
29、分别对每相的第四误差进行比例积分计算,得到每相各自的低压侧稳压控制补偿值。
30、在另一方面,所述根据所述高压侧均压控制补偿值、所述均流控制补偿值和所述低压侧稳压控制补偿值,确定每相各自对应的两个调制信号,包括:
31、分别计算每相各自的低压侧稳压控制补偿值与所述高压侧均压控制补偿值的差,得到每相各自的第一调制信号;
32、分别计算每相各自的低压侧稳压控制补偿值与各自的均流控制补偿值和所述高压侧均压控制补偿值的和,得到每相各自的第二调制信号。
33、在另一方面,所述根据输入载波信号对应的每相的两个移相信号和每相的两个调制信号,确定所述n相三电平交错并联直流变换器中每相的上单元开关管驱动信号和下单元开关管驱动信号,包括:
34、根据每相的第一移相信号与第一调制信号的比较,确定每相的上单元开关管驱动信号中的第一开关管的驱动信号;
35、根据每相的第二移相信号与第二调制信号的比较,确定每相的下单元开关管驱动信号中的第四开关管的驱动信号;其中,每相的三电平桥臂包括串联的上单元开关管和下单元开关管;每相的上单元开关管包括串联的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每相的下单元开关管包括串联的第三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每相的第二开关管的驱动信号与第一开关管的驱动信号反相,每相的第三开关管的驱动信号与第四开关管的驱动信号反相。
36、在另一方面,n为3。
3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三电平交错并联直流变换器的控制装置,包括:
38、补偿确定模块,用于根据n相三电平交错并联直流变换器的控制采样参数,确定高压侧均压控制补偿值和每相各自的均流控制补偿值;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所述控制采样参数包括所述n相三电平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电平交错并联直流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电平交错并联直流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n相三电平交错并联直流变换器的控制采样参数,确定高压侧均压控制补偿值和每相各自的均流控制补偿值,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电平交错并联直流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控制采样参数,确定所述高压侧均压控制补偿值、所述均流控制补偿值和低压侧稳压控制补偿值,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电平交错并联直流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上单元电容电压和所述下单元电容电压,确定所述高压侧均压控制补偿值,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电平交错并联直流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相的上单元电流或下单元电流,确定所述均流控制补偿值,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电平交错并联直流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采样电流包括每相的上单元电流;所述根据所述低压侧的电容电压和目标采样电流,确定每相各自的低压侧稳压控制补偿值,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三电平交错并联直流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输入载波信号对应的每相的两个移相信号和每相的两个调制信号,确定所述n相三电平交错并联直流变换器中每相的上单元开关管驱动信号和下单元开关管驱动信号,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电平交错并联直流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n为3。
10.一种三电平交错并联直流变换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11.一种三电平交错并联直流变换器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电平交错并联直流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电平交错并联直流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n相三电平交错并联直流变换器的控制采样参数,确定高压侧均压控制补偿值和每相各自的均流控制补偿值,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电平交错并联直流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控制采样参数,确定所述高压侧均压控制补偿值、所述均流控制补偿值和低压侧稳压控制补偿值,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电平交错并联直流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上单元电容电压和所述下单元电容电压,确定所述高压侧均压控制补偿值,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电平交错并联直流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相的上单元电流或下单元电流,确定所述均流控制补偿值,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电平交错并联直流变换器的控制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启发,赵志浩,赖娜,谢扬旭,王亭杰,李文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英威腾电力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