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甩线式配电盒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29876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8 20:17
本技术提供一种甩线式配电盒结构,包括配电盒体,所述配电盒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电源线孔、第二电源线孔,所述的配电盒体上对应第一电源线孔的位置可拆卸设置有第一线护套,所述的第一电源线孔和第一线护套中穿设有AC电源线和低压互锁线;所述的配电盒体上对应第二电源线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线护套,所述的第二电源线孔和第二线护套中穿设有BAT电源线和PTC加热线。本技术解决了现有的汽车配电盒结构不够紧凑,装配麻烦,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尤其涉及一种甩线式配电盒结构


技术介绍

1、现有的汽车配电盒上通常设置有四个高低压线插座,并且ac电源线、低压互锁线、bat电源分线和ptc加热分线分别设置连接至配电盒的一个插座上,使得配电盒的整体体积较大,需额外设计专用支架,导致整车装配麻烦,增加了装配时间,增加了生产成本。因此,需要专利技术一种甩线式配电盒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甩线式配电盒结构,解决现有的汽车配电盒结构不够紧凑,装配麻烦,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甩线式配电盒结构,包括配电盒体,所述配电盒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电源线孔、第二电源线孔,所述的配电盒体上对应第一电源线孔的位置可拆卸设置有第一线护套,所述的第一电源线孔和第一线护套中穿设有ac电源线和低压互锁线;所述的配电盒体上对应第二电源线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线护套,所述的第二电源线孔和第二线护套中穿设有bat电源线和ptc加热线。

4、进一步地,所述的ac电源线远离配电盒体的一端设置有ac电源线插头,所述的低压互锁线远离配电盒体的一端设置有低压互锁线插头,所述的bat电源线远离配电盒体的一端设置有bat电源线插头,所述的ptc加热线远离配电盒体的一端设置有ptc加热线插头。

5、进一步地,所述的ac电源线包括穿过第一线护套的ac负极线、ac正极线;所述的bat电源线包括穿过第二线护套的bat负极线、bat正极线;所述的ptc加热线包括穿过第二线护套的ptc负极线、ptc正极线。

6、进一步地,所述的ac负极线与bat负极线、ptc负极线连接,所述的ac正极线与bat正极线、ptc正极线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的ac负极线、bat负极线、ptc负极线均连接在一字型结构的第一导电片上,所述的ac正极线、bat正极线、ptc正极线均连接在u型结构的第二导电片上。

8、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线护套中设置有两个第一线束固定孔和两个互锁线固定孔,所述的ac负极线和ac正极线均穿过第一线束固定孔,所述的低压互锁线的两条正负极线均穿过互锁线固定孔并与配电盒体中的互锁件总成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线护套上设置有第一线束固定凸台,所述的第一线束固定孔和互锁线固定孔均设置在第一线束固定凸台中,所述的互锁线固定孔设置在第一线束固定凸台的两侧。

10、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线护套中设置有四个第二线束固定孔,所述的bat负极线和bat正极线均穿过第二线束固定孔,所述的ptc负极线和ptc正极线均穿过第二线束固定孔。

11、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线护套上设置有第二线束固定凸台,所述的第二线束固定孔设置在第二线束固定凸台中。

12、进一步地,所述的配电盒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支架、第二固定支架。

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改变了传统的配电盒插件互插方式,使用甩线方案能够减少两个两芯插件,缩小整个配电盒的体积,能使得结构紧凑化,便于整车布置,减少装配工时,无需额外设计安装支架,能实现轻量化数设计,设计成本更低。

14、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甩线式配电盒结构,包括配电盒体(1),其特征是,所述配电盒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电源线孔(101)、第二电源线孔(102),所述的配电盒体(1)上对应第一电源线孔(101)的位置可拆卸设置有第一线护套(2),所述的第一电源线孔(101)和第一线护套(2)中穿设有AC电源线(10)和低压互锁线(20);所述的配电盒体(1)上对应第二电源线孔(102)的位置设置有第二线护套(3),所述的第二电源线孔(102)和第二线护套(3)中穿设有BAT电源线(30)和PTC加热线(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甩线式配电盒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AC电源线(10)远离配电盒体(1)的一端设置有AC电源线插头(10001),所述的低压互锁线(20)远离配电盒体(1)的一端设置有低压互锁线插头,所述的BAT电源线(30)远离配电盒体(1)的一端设置有BAT电源线插头(30001),所述的PTC加热线(40)远离配电盒体(1)的一端设置有PTC加热线插头(4000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甩线式配电盒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AC电源线(10)包括穿过第一线护套(2)的AC负极线(11)、AC正极线(12);所述的BAT电源线(30)包括穿过第二线护套(3)的BAT负极线(31)、BAT正极线(32);所述的PTC加热线(40)包括穿过第二线护套(3)的PTC负极线(41)、PTC正极线(4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甩线式配电盒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AC负极线(11)与BAT负极线(31)、PTC负极线(41)连接,所述的AC正极线(12)与BAT正极线(32)、PTC正极线(4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甩线式配电盒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AC负极线(11)、BAT负极线(31)、PTC负极线(41)均连接在一字型结构的第一导电片(51)上,所述的AC正极线(12)、BAT正极线(32)、PTC正极线(42)均连接在U型结构的第二导电片(52)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甩线式配电盒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线护套(2)中设置有两个第一线束固定孔(202)和两个互锁线固定孔(203),所述的AC负极线(11)和AC正极线(12)均穿过第一线束固定孔(202),所述的低压互锁线(20)的两条正负极线均穿过互锁线固定孔(203)并与配电盒体(1)中的互锁件总成(4)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甩线式配电盒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线护套(2)上设置有第一线束固定凸台(201),所述的第一线束固定孔(202)和互锁线固定孔(203)均设置在第一线束固定凸台(201)中,所述的互锁线固定孔(203)设置在第一线束固定凸台(201)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甩线式配电盒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线护套(3)中设置有四个第二线束固定孔(302),所述的BAT负极线(31)和BAT正极线(32)均穿过第二线束固定孔(302),所述的PTC负极线(41)和PTC正极线(42)均穿过第二线束固定孔(30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甩线式配电盒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线护套(3)上设置有第二线束固定凸台(301),所述的第二线束固定孔(302)设置在第二线束固定凸台(301)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甩线式配电盒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配电盒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支架(1001)、第二固定支架(100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甩线式配电盒结构,包括配电盒体(1),其特征是,所述配电盒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电源线孔(101)、第二电源线孔(102),所述的配电盒体(1)上对应第一电源线孔(101)的位置可拆卸设置有第一线护套(2),所述的第一电源线孔(101)和第一线护套(2)中穿设有ac电源线(10)和低压互锁线(20);所述的配电盒体(1)上对应第二电源线孔(102)的位置设置有第二线护套(3),所述的第二电源线孔(102)和第二线护套(3)中穿设有bat电源线(30)和ptc加热线(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甩线式配电盒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ac电源线(10)远离配电盒体(1)的一端设置有ac电源线插头(10001),所述的低压互锁线(20)远离配电盒体(1)的一端设置有低压互锁线插头,所述的bat电源线(30)远离配电盒体(1)的一端设置有bat电源线插头(30001),所述的ptc加热线(40)远离配电盒体(1)的一端设置有ptc加热线插头(4000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甩线式配电盒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ac电源线(10)包括穿过第一线护套(2)的ac负极线(11)、ac正极线(12);所述的bat电源线(30)包括穿过第二线护套(3)的bat负极线(31)、bat正极线(32);所述的ptc加热线(40)包括穿过第二线护套(3)的ptc负极线(41)、ptc正极线(4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甩线式配电盒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ac负极线(11)与bat负极线(31)、ptc负极线(41)连接,所述的ac正极线(12)与bat正极线(32)、ptc正极线(4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甩线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兵刘剑迟新伟黄亮乐建忠吴厅章伟胜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