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组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29597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8 20:15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源组装装置。电源组装装置用于组装电源的壳体,电源组装装置包括:承载板;第一支撑组件,第一支撑组件包括第一立板及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及承载板连接于第一立板相背的两端;及第二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承载于承载板,第二支撑组件包括第二立板及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及承载板连接于第二立板相背的两端;其中,当电源组装装置用于组装电源的壳体时,第一支撑板及第二支撑板用于夹设于第一子壳体及电源壳体中与第一子壳体层叠设置的第二子壳体之间,并能够支撑第二子壳体,使得第二子壳体至少部分间隔设置于第一子壳体。所述电源组装装置能够提升电源的组装效率,并确保其组装过程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电源,尤其涉及一种电源组装装置


技术介绍

1、新能源汽车的电源结构设计中,常见的是由上壳和下壳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壳体内部分别安装有电子元件,它们之间需要通过电线进行导通以实现电源的正常工作。在完成上壳和下壳内部电子元件的装配后,一个关键的步骤是将下壳的电线穿过上壳底面的过孔,并将电线的一端锁附在上壳的电子元件上。

2、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这个过程常常需要依赖人工来完成。操作人员需要用手将上壳放置在下壳的上方,通过抬起上壳并倾斜一定角度来使得下壳的电线能够顺利穿过上壳底面的过孔。这个操作过程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存在较大的操作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源组装装置,来提升电源的组装效率,并确保其组装过程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源组装装置,所述电源组装装置用于组装电源的壳体,所述电源组装装置包括:

3、承载板;

4、第一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承载于所述承载板,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第一立板及第一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源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组装装置用于组装电源的壳体,所述电源组装装置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一支撑板在背离所述承载板的一侧具有第一收容槽,所述第一定位柱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内,且所述第一定位柱显露于所述第一支撑板设置,所述第一定位柱能够穿设于所述第二子壳体并定位所述第二子壳体;和/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板,所述第一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一手柄,所述第一手柄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手柄能够带动所述第一支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组装装置用于组装电源的壳体,所述电源组装装置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一支撑板在背离所述承载板的一侧具有第一收容槽,所述第一定位柱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内,且所述第一定位柱显露于所述第一支撑板设置,所述第一定位柱能够穿设于所述第二子壳体并定位所述第二子壳体;和/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板,所述第一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一手柄,所述第一手柄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手柄能够带动所述第一支撑板相对所述第一立板沿第一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承载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排布方向;和/或,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一锁附件,所述第一锁附件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在邻近所述第一锁附件的一侧具有第一孔,当所述第一锁附件收容于所述第一孔时,所述第一锁附件能够阻挡所述第一支撑板沿第一方向移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二锁附件,所述第二锁附件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立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在邻近所述第二锁附件的一侧具有第二孔,当所述第二锁附件收容于所述第二孔时,所述第二锁附件能够阻挡所述第二支撑板沿第一方向移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板具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支撑板包括第一支撑部及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支撑部至少收容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锦斌蒋佳华吴壬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欣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